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王朔评贾平凹:《废都》就是一种让人所不齿、让人不舒服的作品

2 已有 373 次阅读   2022-01-09 14:29
王朔评贾平凹:《废都》就是一种让人所不齿、让人不舒服的作品 

谚语有云:“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寓意这世界上每一个个体都有独立而又有别于其他存在的外表、形象、气质、谈吐和思想。

所谓是“各花入各眼”,有人喜欢阳春白雪,也有人喜欢下里巴人。

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对待事物的好恶态度也会不一样。

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况且被评论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康德说:“我思故我在。”所以王朔说,中国作家没几个合格的,判断标准不同,结果自然就因人而异。

他还说,贾平凹的《废都》是扒厕所,看过这本书的人心中自然有杆秤,而不了解贾平凹的人自然也没有发言权。

敢为天下先

王朔,何许人也?当过兵,下过海,写过小说,拍过电影,写评论,做编剧。

曾经在2007年以500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6位,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思想定格也有一个过程。

有道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不管是小时候的生活经历,伴随着成长的学习经历,抑或是长大后的工作经历,都为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提供了素材和框架。

王朔的父亲母亲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分别参加过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父亲是团级干部,母亲曾在朝鲜战争中任军医。

王朔本人也曾有过在解放军海军训练的经历,并展现出了文艺方面的天赋与才能。

王朔在文学界初露头角是在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为准备报考大学而练习写作。

《解放军文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等待》,从而受到相应的重视,被调到了《解放军文艺》编辑部做文职工作。

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王朔展现了他作为一颗文学新星的耀眼光芒。

从1980年到1990年这十年间,王朔笔耕不辍。

他的作品被广泛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并在1990年策划了大型电视连续剧《渴望》,创造了中国荧屏收视率最高的历史纪录。

80年代末开始,王朔的作品被不断地搬上荧屏。

姜文执导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冯小刚执导的电影《甲方乙方》都是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而来。

同时,他也开始在文学界发表自己的一些评论。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文章《我看金庸》,王朔在文中批评了金庸小说和港台文化。

他不仅骂过金庸,还批评过鲁迅、余秋雨等作家,这似乎成就了一种文化,一种专门属于王朔个人的反讽文化。

“顽主”形象的塑造

一个好的作家,总是能够寓情于事,托物言志,文以载道。

而王朔的文学作品就表达了他这样一种态度,纵观他的一些作品,无不借一些“顽主”形象的玩世不恭来表达对于权威和精英的挑衅与嘲讽。

作家王蒙曾对他作出评价,说他的“玩文学”正是对那些一派正经的救世文学下的战书,相当于是撕毁了假面说别人所不敢说,行他人所未行之事。

他的方式是独特的,但很显然,王朔已经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他的姓名。

从此,我们都知道了有这样一个“恶评家”他说着玩世不恭的话,面对着生活不能承受之轻,承担着生活不能承受之重。

借一把笔杆子来恣意表达,释放着人性的压抑,试图寻找解脱的出口。

笔者由此联想到了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正是因为人们从无中来,再到无中去,来这世上走一遭。

短短数十载,只有想尽一切办法去思考如何拓宽生命的广度与宽度,才不枉此生。

人生乃至世界的意义不应只是黑暗与虚无,所以才会有人们对于生命价值与世界意义的探索与寻找、设定与重塑,从而体现出了人类这个悲剧英雄的伟大悲剧精神。

这也是王朔所寻找的不受压抑的人性境界。

作家的创作职责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小孩子希望快快长大,大人们希望快快赚钱、快快功成名就,就连文化也成为了一种“快餐”

人们在马路上、公车上、餐厅里……无不是人手一部手机,从早看到晚,接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和消息。

已经没有几个人在闲暇时捧一本书静静地阅读。

反观中国作家,又有多少人赋予自身以强烈的责任感,不以自己的功成名就为目标,仅仅是传播与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

王朔评论中国作家,说没几个及格的,自有一套划分的标准。

他将作家的创作职责概括为三种:

一种是构建普世价值的人类精神。

一种是为他人作乐,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还有一种是自娱自乐,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吐为快。

而王朔将自己归为第三类,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迹可循,重在自我表达的一种宣泄和自我寻找的一种调侃。

人们看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为什么被人们所喜爱,因为它向人们传递了希望,《红楼梦》为什么让人如痴如醉,因为它揭示了一个社会的人生百态。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无不表现了特定时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追求与价值观的反映,而人性的丑恶与自私的天性是人所不自知的。

如果一部作品是要揭露人性的丑恶和自私,则必定会让人感到很不舒服继而被人们所排斥。

而王朔评贾平凹,认为其作品《废都》就是这样一种让人所不齿、让人不舒服的作品。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在做着一些为人所诟病的事情,世风日下,你我也不能幸免。

作家通过作品可以传递出这样一种思想,虚构的人物在书中的生活是被人为创造出来的,即便是源于生活也会高于生活。

而现实中的人们却可以自己作出选择,人的虚伪和精明有了判断的标准,废都中人物的命运被条条框框限定,而现实的人们却可以通过更高尚的追求去避免落得不欢而散的下场。

小结

贾平凹的《废都》发表于1993年,是一部关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生活在古都西安中的一批青年男女情感纠葛的浮世绘。

因对于人物的刻画描写相当露骨而为人们所不齿,却忽略了文学本身的魅力与价值。

著名东方学大师季羡林曾言及《废都》,称此部作品将会在20年后大放异彩。

虽然成书于上个世纪90年代,然而今天读来无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书中的描绘固然揭露了人性的丑陋与黑暗,最后的结果也是废都中的人们不欢而散。

名为“废都”,其实废的不是这座城,而是人心。

虽然贾平凹没有言及针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公道自在人心,读之,足以警醒世人。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