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文学大师余秋雨,从人人皆知到饱受争议,是怎么一步步坠下神坛?

2 已有 354 次阅读   2022-01-09 17:14
文学大师余秋雨,从人人皆知到饱受争议,是怎么一步步坠下神坛?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1992年,《文化苦旅》问世,十分畅销,其作者余秋雨随即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师,影响力席卷全国。

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文坛上余秋雨这个名字却鲜少再被人提起,仿若从此跌下神坛。而余秋雨从家喻户晓,到如今的影响力消失殆尽,其中有何玄机?

文化大师余秋雨

余秋雨于1946年出生,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从余秋雨的人生成长轨迹来看,他的确是一位出色的知识分子,但真正令他拥有"文学大师"这个称号的,是他对于中国文化的刻苦考察钻研。

1991年7月,余秋雨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包括多种荣誉职务和挂名职务,开始孤身一人从西北高原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余秋雨这一次踏上文化的旅程,带回来的就是一部沥尽心血写成的《文化苦旅》。

在这本书中,余秋雨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下自己一路所看所想,带着中国人走进自己的文化。毫无疑问,在当代作家中,余秋雨是第一个真正"行万里路,写万卷书"的作家。因为题材的新颖,以及其作品中理性至上的态度,让《文化苦旅》风靡一时,掀起了一股对于中国文化的考察热。

但遗憾的是,正应了"人红是非多",余秋雨成名后一直处于巨大的争议之中,而且直到今天,这些争议都没能停止,反而将余秋雨从"文化大师"这个神坛上拉了下来,从人人皆知到饱受争议,余秋雨是怎么一步步坠下神坛的呢?

为何影响力消失殆尽:其作品与本人的争议

余秋雨自走红以后,便身处争议之中,那么身为一位作者,余秋雨身上的争议自然是逃不开作品的。《文化苦旅》能够受到追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的散文形式,对于读者来说算是全新的散文,并且是边走边写,十分新颖。

但到后来,余秋雨的多部作品都延续了这个风格,并且文笔都有些千篇一律,这也是为何余秋雨的其他作品并没有得到巨大反响的原因。

关于其作品,还有一个争议,即余秋雨总是将书中的人物,形象等塑造

过于完美,这会拉开读者与作品的距离感,因此也不能同鲁迅等人的作品一般深入人心。

除了作品的争议,还有关于余秋雨本人的争议。批判他的人时常以自傲、膨胀、不知忏悔等字眼来形容他,这样的词语出现在余秋雨身上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是读者时常在余秋雨的作品中看到他对自己的自夸自吹,余秋雨时常将自己完美化,这就会使读者反感。

其二,余秋雨曾经在汶川地震时发表了一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全篇中余秋雨并没有站在灾民的角度思考,而是为官摇旗呐喊。身为人民的作者,余秋雨没能做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呐喊呼唤,反而与为官者站在一边,这无疑会让他失去自己最需要的跟随者。

其三,余秋雨曾深陷诈捐门,有记者质疑余秋雨只捐款不到6万,他本人却默认捐款20万,这样的事情也让余秋雨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以上这些事件,其实都给余秋雨打上了一个标签:一个不纯粹的知识分子,这样的标签则势必会让他的作品不再具有完全的文学性,也无法深入民众的心中。

做出争议行为的深层原因:深受"文化浪潮"迫害

余秋雨深受争议,是因为他的作品,也因为他自身的一些行为,余秋雨本人的自傲或许是天性使然,但身为作者,却为官摇旗呐喊的行为,深究之下还是与他在动荡时期的经历有关。

余秋雨1968年被下放到农场服劳役,因为自己的祖父是地主,因此在动荡时期一直受到批判,在农场躲避服役了许久。"文化浪潮"事件对于余秋雨的影响并不小,他在动荡时期受到批判,万万没想到在改革开放的今日也会成为批判的对象。

在《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一文中,余杰称余秋雨当年所效力的《学习与批判》杂志由张春桥、姚文元所控制的"上海市委写作组"直接管理,这个写作班子以"石一歌"为笔名发表大批判文章。

这一文章让余秋雨身处巨大争议,关于余秋雨的身份,阶级等标签似乎始终围绕着他,也令他不得不时常以当权者的角度思考,来保护自己。

作为经历过十年浩劫时代的老人,余秋雨从来不会提出尖锐的社会问题表明自己批判的立场,在文章中也是对官方的拥护,身处21世纪的我们,没有立场、更没有资格评判余秋雨的行为与选择。

对于余秋雨:辩证理性的看待他的作品

余秋雨从家喻户晓到跌落神坛,这一巨大的变化,始终都伴随着有关他本人的许多争议。但其实,迷雾后面的余秋雨本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的。

那些争议事件,诈捐门,动荡时期的遗留问题,被一些人指出,然后诽谤,争议便铺天盖地的往余秋雨身上砸。可那些议论他的民众,是否每个人都读过他的作品呢?

对于余秋雨,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余秋雨本人有一定的缺点,但他为了文字而奔走四方,苦于钻研却是事实,他对中国文化研究的贡献是不容否定的。对于他的作品,其实更要看到其中的出彩之处。

余秋雨的作品,带着对理性的回归与思考,他的文笔不浮华也不过分"贫苦",站在理性的角度上,用散文一字一句记录下文化与感想,其实是能引起国人思考的。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余秋雨的作品符合主流价值观,能够被选入教材之中就有其一定的价值。与其听别人谈论余秋雨,不如拿起一本余秋雨的书读一读,自己去了解这位作家,说不定还能看出另外一种见解。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