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他如愿娶了意中人,将妻子宠成公主,却在29岁自尽,妻子削发为尼

3 已有 1112 次阅读   2022-08-19 14:27
他如愿娶了意中人,将妻子宠成公主,却在29岁自尽,妻子削发为尼 

“葬我在马缨花下,永做芬芳的梦;葬我在泰山之巅,风声呜咽过孤松;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地方。”——朱湘的《葬我》

很不幸,这首《葬我》最终成为了现实,1933年12月5号,他乘坐上海前往南京的船只上,他一边喝酒,一边吟诗,眼角还含着泪水,当船即将靠岸时,他投河自尽了。投河前,他手里还拿着两本诗集,一本是自己的,一本是聂耳的,当时他只有29岁,年龄正当好。他死之后,曾经20岁娶到的貌美贤良的妻子,紧接着也逃离红尘削发为尼。

1904年,朱湘在安徽出生,说来命苦,父母都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从小就缺乏家庭的关爱,辛亏他堂哥还有养家糊口的能力,给了他一口饭吃,把他养大。家庭不幸不能掩盖他的才华,从小就聪明好学,还考上了清华,在清华上学的时候还成了当时的名人,和饶孟侃、孙大雨、杨世恩并称“清华四子”,由于他才华横溢,相貌堂堂,当时学校里有许多女学生追他,但他性格孤僻,谁都不如意。

1921年,当时在清华学诗,并开始学新诗创作,1925年以后,朱湘的诗就已经自成一派了,到了1926年,闻一多、徐志摩都非常邀请他来自己创办的报刊工作,他的才华也得到了展露的平台,随后他创造了众多优秀的诗集,如《摇篮曲》、《采莲曲》、《王娇》……还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做“天用”,出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唯用天之用,然后功虽约而济物博。”

虽说他才华卓著,在清华也是有名的才子,但朱湘过的并不快乐,从清华毕业本是无上的荣耀,对他来说,也是可以光宗耀祖的。但在临近毕业时他放弃了在清华的一切,并且在给友人的信中可以看到,他对清华非常不满,他在信中写道:“人生是奋斗的,而清华只有钻分数;人生是热辣辣地,而清华只是隔靴搔痒。”

在这里,作为文学家的敏感和孤傲展露无遗,自古以来,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家,许多都极度敏感,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世界级的大作家海明威,在1960年的时候用一把双管猎枪自杀了。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的城西的太平湖投河自杀,而日本作家中自杀而死的更是比比皆是,如:川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为了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做作品,作家们的内心往往更加敏感、同时也更加脆弱,他们能感受细微的情感变化,同时也要承受超乎常人的痛苦。

然而,导致朱湘自杀的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极度敏感孤僻的诗人,跟他的婚姻和家庭也有莫大的关系,他的婚姻是一场包办婚姻,堂哥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安排了一个小媳妇,一个接触新思想的人,怎么能忍受自己的婚姻如此封建呢?可是,他和鲁迅不同,鲁迅只是将包办的对象朱安看成是母亲给的一件礼物,只能接受。但朱湘却喜欢上了堂哥给他安排的女孩子刘雯君,在20岁的时候,两人如愿以偿的举行了婚礼。

婚礼当天,他的堂哥却用“长兄如父”四个字强行让他行礼,朱湘不干,两人大骂了一场,这场梦寐以求的婚礼上面也出现了诸多遗憾和不完美,但他真心喜欢刘雯君,还为她写了90多封情书,并且将娶回来的妻子宠成了公主,本来二人应该幸福美满,但朱湘的文人性格太过孤傲,最终导致了婚姻的破灭。

本来他家庭就不富裕,在和妻子有了孩子之后,生活就更加艰难了,虽然有同僚愿意帮助他,他却永远放不下自己的面子,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好意。因为生活条件差,两人的孩子早夭。刘雯君将这件事的主要责任都怪到了朱湘身上,身为一个男子汉,却没有丈夫的担当。在家庭和外界的双重重压下,在1933年12月的寒风中,一个敏感的诗人,最终选择投河自尽。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