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鲁迅曾经的少年玩伴“闰土”:晚景凄凉,其子女却完成了华丽转变

2 已有 219 次阅读   2022-08-27 18:22
鲁迅曾经的少年玩伴“闰土”:晚景凄凉,其子女却完成了华丽转变 

引言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对于鲁迅笔下“闰土”这一人物,想必上过学的人都不陌生。最开始他以机敏勇敢的小英雄形象出现,是一个惹人喜爱的淳朴少年,对生活满怀希望,有血有肉也非常的有骨气。遗憾的是,在糟粕思想的影响下,他渐渐褪去了那份灿烂的色彩,变成了一个与少年时期截然不同的木讷之人,麻木而世故,似乎灵魂已经死去,徒然留下沉闷的躯壳。

鲁迅《故乡》中的闰土,实在令人深为叹惋!实际上,“闰土”并非是故事中的虚拟人物,在现实中是有这个原型的,曾经是鲁迅少年时期的玩伴,比鲁迅大2岁。由于他在农村长大,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事物,还给鲁迅讲过不少关于民间所发生的故事。现实中的“闰土”,晚景也确实过得凄凉,长大后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且在社会的压迫下艰难度日,为了生活最终走向悲剧性的结局,也给喜欢他的读者为之叹息,好在其子女完成了华丽转变!

一、历史上“灵魂有趣”的少年闰土

历史上的闰土,原名叫“章运水”,这个名字与他五行缺水有关,因为还有一个小名叫“阿水。鲁迅为什么要在文章中把他叫作闰土呢?在绍兴话里,“运”与“闰”在发音上相同,而“土”和“水”是同为五行,鲁迅便在文章中为他化名“闰土”。章运水的家境很普通,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而鲁迅的家境很殷实,父亲为官,家里还有良田几十亩。

而张家和周家后来能够产生很深的渊源是因为,章运水的父亲“章复清”,在收割季节为鲁迅父亲编织竹筐,以装收获而来的谷物,久而久之两家也便认识了。1893年的春节,鲁迅的曾祖母去世了,章复清也到周家来帮忙,因为怕人手不够忙不过来,便带上了自己的儿子章运水,13岁的鲁迅正是在这一年和“闰土”初次见面。

鲁迅虽自小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富裕家庭里,当时章运水父子也算是给周家打工,不过鲁迅和他的家人都很有修养,待人友善谦逊。而章家人也是为人老实本分,做事也很靠谱,得到了鲁迅一家人的信任,两家之间相交甚笃。章运水那时候活泼机敏,十分的健谈,跟和自己年龄相仿的鲁迅成为了好玩伴,给鲁迅讲了很多乡间的趣事,还经常能变出各种好玩的东西,把鲁迅给逗开心。

比如,他会根据天气变化对“鱼儿跳龙门”的具体日期;会带着鲁迅一起跑到西瓜地里面去,然后埋伏起来,等待一种叫“猹”的动物出现,在它偷西瓜时拿起钢叉窜起,把猹给插住;还会带着鲁迅到海边去捡很多美丽的贝壳,根据雪地鸟儿的爪印,布置下捕捉鸟的机关。那时候的章运水,在鲁迅眼中就是一个“灵魂有趣”的少年。而这个少年也会被鲁迅丰富的知识阅历所折服,两人各有不一番不同的生活滋味,还真的很适合成为好朋友。

二、朝着两个方向走去的少年

有些人能够在社会大染缸中保持本色,有些人却在命运的漩涡中,被彻底吞噬。这两种人就像是鲁迅和章运水,两种家庭,两个阶级的孩子,即便能在无邪的少年时期成为好友,长大后通常也会慢慢地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鲁迅生活在殷实的家庭,自小能够追求自己的理想,能够在良好的教育下,构架起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对社会的认识,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章运水的家境一般,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单是面对温饱的问题都履步艰难,很难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怀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而在困苦的迷茫日子里,更是没有什么人生的信念。

成年后,章运水像大多数人一样成家生子,且在父亲病逝之后,撑起了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渐渐将他曾经挺拔的背给压垮,明天的暗淡,正在蚕食着他昔日脸上的灿烂笑容。每天为了养活一家人,他要接各种各样的短工来做,撑船、耕种、挑土,似乎永远都有忙不完的活。

他拼尽了全力,日子都沉重得不容他喘一口气,也没有兴致抬起头来,再望一眼那蔚蓝的天空,感受一份生命的美好。这时候,鲁迅正在海外留学,名气越发地响亮,虽他有他的烦恼,无数个日夜为民族的命运而忧愁着,但至少衣食无忧,且有笔杆作旗帜。鲁迅与章运水再次见面的时候,是在1919年,40出头的章运水,昔日“有趣的灵魂”不知何时已经死去,只留下佝偻的躯壳,沉闷而麻木,像极了那个时代。1934年,章运水的生命最终在悲苦里结束,留下的5个儿女,继续在黑暗的命运中挣扎。

三、三代人的挣扎,迎来了生活的曙光

在章运水留下的5个儿女中,唯一可知的就是他大儿子“章启生”,其余不祥。章启生的一生相较他父亲“闰土”更为悲惨,作为家里的长子,所能继承的也就只有父亲的贫穷。章运水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就转交到了他的肩上,后来也因病去世了,一辈子几乎没有什么欢乐。

章启生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后来他的女儿因为生病没钱治,就离开了人世;大儿子为了和小儿子为了生存只能去讨童工来做,后一家人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相互失散了,十分的凄凉。章启生的小儿子、也就是“闰土”的孙子“章贵”,最终熬过了波折起伏的命运,迎来了生活的曙光。他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苦难的日子也没能压弯他的脊梁骨,他依然保持有对生活的希望与热情,解放后,便到冬校去学习,没读过书的他努力地积累着知识。

1954年,他进入绍兴鲁迅纪念馆工作,憨实上进的他,态度十分的谦逊,明白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就想方设法地自我提升,去夜校学习。“皇天不负有心人”,踏实努力的他,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得越来越好。而鲁迅在世时一直挂念着章家的人,他的儿子周海婴为此在1959年的时候,和章贵在绍兴鲁迅纪念馆见面,再续两家的友谊,两人亦相谈甚欢,十分投契,此后他们经常小聚。

由于章贵在鲁迅纪念馆工作,加上章周两家之交,上进的章贵在工作期间对鲁迅的资料进行了深度的研究,之后发表了几十万字有关鲁迅的文章,成为“鲁迅研究学会”里的一员。1982年,他还成为了副馆长,晚年也过得很幸福。章贵育有一儿一女,一个是会计一个是老师,虽说没有大富大贵,但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最终告别了穷苦沉闷的命运,过上了安稳幸福的好日子。象鼻闰土和鲁迅在九泉下有知,都会为他们感到欣慰。

结语

“闰土”身上折射出了那个年代很多人的影子,从无邪灵动的少年时期,渐渐局限在成人的世界,在某个社会环境下,在无能为力许多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选择了麻木,整个人也随着沉闷的人生,越发地沉闷了。

不过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也可以在更好的生活条件下,充盈自己的知识,在各种各样的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像“闰土后代”那样去进步,寻找到更灿烂的未来。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文明越来越高了,相信那些陨落自己所成就而来的光芒,还会点亮更多的黑夜。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