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鲁迅蜚声世界文坛,为什么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原因令人敬佩!

3 已有 225 次阅读   2023-01-10 13:38
鲁迅蜚声世界文坛,为什么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原因令人敬佩! 

鲁迅开辟了白话文的先河,是新文化运动是主将,他的杂文,被誉为插向敌人胸口的一把匕首!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他是旧中国少有的具有民族气节和骨气的作家。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鲁迅公认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作家,具有广泛的国际声誉。读鲁迅的小说,开始你会感到阴冷。譬如祥林嫂,那么一个健康而勤快的农妇,怎么会在习俗的偏见与众人的冷酷之中沦为乞丐,最后死得不明不白。

在《药》里,一个爱国志士为国牺牲的鲜血,却被患肺痨病的人蘸到馒头上拿来当秘方吃。一个农村无产者的阿Q,其实是很有劳动能力的,却在众人的藐视和自己的自欺之中莫名其妙的成为别人的替死鬼。看起来中国社会已完全缺乏人性,只会把活活的人变成殭尸,连一点生的气息都没有。

鲁迅一出手,就一改“古之小说,主角是勇将策士,侠盗赃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来则有无赖奴才之流”为小说题材的局面,而以普通的农民包括广大妇女和新兴的知识者为主要题材,并且在这些为以往文人所鄙弃的人物故事中寄寓了深广的社会内容,反映了那段时间中国的社会现实。

鲁迅蜚声世界文坛,为什么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原因令人敬佩!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每年一到了10月份,那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就要开始陆陆续续颁发了,由于每项奖金至多只可由三名得主分享,因此每项被提名的成果也至多只能归三名候选人共有,每位提名人至多也只能提出三名候选人;文学奖至多两人分享,因此每人至多可提名两人。近年来,每年收到的各项诺贝尔奖提名信分别都有数百封,文学奖提名信已高达350封以上。

1927年春,中国和瑞典联合组建西北科学考察团。瑞典探测家斯文海定曾与他商议,拟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于是刘半农托给鲁迅交往密切的台静农写信,征询鲁迅本人意愿。台静农的信是那年9月17日写的,鲁迅9月25日收到后当晚即予回复。鲁迅首先请台静农转告刘半农:“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接着,鲁迅表明了原因:“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鲁迅先生的境界,实在是令人钦佩。

1927年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达36名之多,苏联的高尔基也赫然在列,结果该项大奖为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夺得。以后直到1944年,林语堂才作为中国作家第一次跻身于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之列,其提名者为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她曾在1938年以“中国农村生活所作的丰富而生动的史诗般的描绘,以及她的传记性的杰作”《大地》一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