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贫穷让人满不在乎,包括未来

3 已有 106 次阅读   2023-07-12 09:45
贫穷让人满不在乎,包括未来 

注《无人知晓》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国产剧的离谱了。

最近被提出来讨论的是银幕里塑造出的穷人,一类看起来毫不缺钱,另一种则契合了“穷生奸计,富长良心”的粗暴判断,活得像重复而庸碌的 NPC,存在的意义只剩下为主角的人生制造波折。

对穷人的歧视有时会被加以粉饰,比如社交媒体上的成功学,习惯于把穷困的原因归结于所谓的“穷人思维”,仿佛贫穷是一种由个体选择的处境或结果。

关于穷人,毛姆在《随性而至》这本书里写过与几位小说家的往来,里面记录了这样一句对话:“只要你挨过穷,你内心里就一辈子是个穷人。”

注《了不起的盖茨比》

说这话的是一位名叫阿诺德·本涅特的英国作家,出身卑微、性格内向、有着严重的口吃;对穿着和住所都追求整洁,甚至有些过度地一板一眼——他心中缺乏真正的自信,“为赢得人们的认可而努力拼搏”。

阿诺德一度富裕过,具体表现为购买游艇,走起路来趾高气扬,在休闲的场合上依然保持得衣冠楚楚。

直到他死于二战前夕,毛姆描述了他的讣告——里头大大取笑了阿诺德生前对豪华列车和顶级酒店的热衷,那种伴随着谨慎、自省及深刻反对的仰慕,或许才是他对财富的真实态度。

像阿诺德一般从卑微走向富有后的表现,正符合了那句充满鄙夷的俗语“穷人乍富”;人在有钱之后追逐的华丽派头,也有着“暴发户审美”这类具体的贬低。

贫穷像一座不可直视的深渊,人们不可避免地对其产生厌恶,对穷困者的态度也常常过于苛刻。

注《寄生虫》

在网络讨论中,穷甚至被冠上过“原罪”的名头——作为宗教理论的一部分,原罪一说只适用于人性深处的晦暗一面;而贫穷,却很难说是由个体造成的错误。

被操纵的口袋和体重

在当代的集体标签里,肥胖、不自律、短视、冲动等缺点常常与穷人挂钩,甚至被归结于贫穷的理由。

注《珍爱》

BBC 用几部纪录片探讨了那些让人变得又胖又穷的元凶,他们以不同方式从人们的口袋中掏出钱来,推动着无节制的消费、鼓励他们以看似低廉的价格去购买那些成本更低、引人发胖的食物。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和《致肥元凶》作为同系列中最知名的两部,给出了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结论:即那些表面上的大众自发选择,实际都是由更大的力量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

注《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让物品在达到一定使用时长的时候自动报废”的手段被称作计划报废;那些无法自行更换的内置配件、以及只在外形颜色上做文章的大宗消费品,都是为了缩短消费者的购买周期。

而电视机上所描绘的美好生活、被渲染的攀比、对于衰老或疾病的恐慌,都把不同类型的焦虑植入到大众的视野,将人们推向更新款的电器、强调某种疗效的药品、或是尚未经过科学证实的美容手术。

注《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还有一些站在消费者视角难以察觉的事实:与相对固定的房租和人员等成本相比,快餐店内那些看似划算的大份套餐实际上并未增加多少成本,却更便于商家去用超标的糖分与脂肪,来换取更高的利润。

不经思考的消费者因而收到欢迎,商家更希望让那些有一定购买力的成年人变得像孩子一样思维简单,看到商品时就表现出“我现在就想要”般的狂热。

注《致肥元凶》

讽刺的是,当肥胖和无节制成为当代社会的集体现象,大众的注意力又会被一种自律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健康食品、运动品牌及新式的审美风潮不断被推到台前,宣称自己可以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卫报用了 1978 年的电影《活死人黎明》里的剧情来比喻这种无节制的消费:僵尸爆发后的几位幸存者逃入商场,却只能徒劳地用商品去填补四周存在的漏洞。

注《活死人黎明》

贫穷让人满不在乎

包括比明天更远的未来

穷人和富人对彼此生活的想象常被拿来开玩笑,比如那则著名的戏言:农妇所想象的宫中娘娘,吃大饼配大葱、能用金扁担干活就是在享福。

上层阶级对于贫穷的想象同样贫瘠,有一类关于阶级滑坡的论调是这么说的:“真正值得可怜的人是那些曾经风光如今却落魄潦倒的人”。对于这类遭遇,人们还会赋予一些诗意的形容,譬如“从云端跌落”。

乔治·奥威尔对此有过直白的驳斥:“真正值得怜悯的人是那些从一出生就穷困潦倒的人,面对贫困,他们根本无能无力,茫然失措。”

注《香水》

之所以能发出这样的观点,也是因为他曾真正地深入底层,作为一个近乎赤贫的流浪汉,靠着打零工在边缘街区里生活。

《伦敦巴黎落魄记》一书里,乔治·奥威尔对贫穷有着多角度的白描:典型的巴黎贫民窟里,旅馆主人和房客的对骂;相邻的房客们靠硫烟向隔壁驱赶着臭虫;还有靠贩卖假春宫图为生,吃不饱饭但有钱买酒、据称四年都没换过衣服的老年夫妇。

乔治·奥威尔也经历了数次失业和挨饿,他典当过衣服、在长椅上过夜、有时他一天需要干十七个小时半的活,由工作、喝酒和睡眠构成生活的全部。

对一个出身中产阶级、毕业于伊顿公学的年轻作家来说,贫困只是他暂时的选择;但真正的穷人却没那么容易逃脱。

书里写到失去工作的穷人时,形容他们像是被铁链绑住的小狗,因为他们没有其他方式消磨时间;而在忙于工作时,长期的劳累会消磨人的大脑,“人变得懒洋洋的,什么事情也不想做……在工作和睡眠之间摆动,没有时间思考,几乎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注《悲惨世界》

乔治·奥威尔还记述了一桩发生在他窗户底下的谋杀案,但整件事最让他震惊的一点是,当他看到尸体再上楼后,只花了三分钟就睡着了。

那条街的多数人都像他一样,在径直上床睡觉之前,只想看清楚那人究竟死了没有。

“我们都是打工仔,干吗要为一桩谋杀案浪费睡眠时间呢?”

当有钱人

沦为生活的奴隶

人们会不可避免地厌恶贫穷,甚至不愿意直视贫困带来的后果,就像相声里讽刺过的大善人,因为见不得穷人,于是把方圆二十里地的穷人都赶走。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知名的忠告,适用于各种面向贫穷的指责:“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条件。”

香港纪录片《穷富翁大作战》像是一部当代的《伦敦巴黎落魄记》,让十一组衣食无忧的人去体验穷人的生活,短暂地尝试那种“从云端跌落”的感受。

注对露宿者缺乏了解的人们 

《穷富翁大作战》

这种短时间的错位体验,通过分集去探讨了穷人们所不能拥有的诸多优势条件,也反过来应证了乔治·奥威尔的论点:当有钱人沦为生活的奴隶后,也会变成没有闲暇进行思考的小工。

拿着低薪的前富豪临时入住笼屋,才能感受到被绝望和低自尊包围的困局;身家丰厚的青年在超长工时的快递工作下,把职业前景比作升迁无望的步兵:“如果是打仗的话,牺牲最多的一定是步兵,但又有多少步兵能获得晋升?很难说。”

露宿摧毁意志、贫穷通过代际遗传,理想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学生家庭来说,更像是一场奢侈的美梦。

注贫困的母亲和香港不同年龄段贫穷率 ‍‍

《穷富翁大作战》

把有钱人扔到平民窟的规则看上去足够猎奇,《穷富翁大作战》在此基础上更进了一步的是,它通过不同的生活困境和具体数据,来分类探讨了消除贫困的方向,并将它作为实际的社会问题纳入思考。

2008年的纪录片《贫困的终结?》为全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十几世纪的殖民和奴隶制度、距离当下更近的巨额贷款和不平等的贸易条件,都是造成地区性贫困的原因。

从欠发达地区的整体贫困,到具体某个城市或地区的穷人阶级,贫困作为一种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裂缝,无法只通过单一环节对其抹除。

11 呎 约等于 1 平方米

《穷富翁大作战》

毛姆的随笔里,阿诺德即使在手头宽裕后,也经常游走在挥霍和节俭的两极:“即便我完全坐得起出租车,可我还是经常走路,因我我就是没法允许自己浪费那一个先令。”

贫穷不意味着恶行,它当然也不是一种值得赞颂的东西。

在《人性的枷锁》中,毛姆同样写道:“你常听到人们说,穷困是对艺术家最有力的鞭策。唱这种高调的人,自己从来没有亲身尝过穷困的滋味。他们不知道穷困会使你变得多么卑贱。它使你蒙受没完没了的羞辱,扼杀掉你的雄心壮志,甚至像癌一样地吞蚀你的灵魂。”

消除贫困是一个如此遥远的愿景,个人或许无从作答。但或许可以先从正视贫困、为贫穷去耻化开始——

那些让贫穷被指为原罪的理由,或许也正是贫穷的成因。

编辑:猪猛猛

监制:李二狗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