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艺术类名作云集!上海书画出版社携800余种新书亮相上海书展

1 已有 85 次阅读   2023-08-17 20:09
艺术类名作云集!上海书画出版社携800余种新书亮相上海书展 

202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于8月16日至22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今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将携800余种新书与经典好书与读者们相聚于国学馆。

以下是上海书画出版社2023上海书展特别推荐,分为“主题出版”“书法篆刻”“绘画艺术”“文博图录”“艺术理论”“大众普及”六大类。

丨主题出版丨

《共产党宣言》(书法卷)丁申阳 等 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以丁申阳领衔的15位上海著名书法家合作,以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系列中的《共产党宣言》为创作底本,书写《共产党宣言》,并装裱成长卷。书法家们的书法飘逸潇洒又各具特色,但都不脱“二王”书风,将红色经典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本书为《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影印。

《共产党宣言》(线装影印版)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上海书画出版社1973年木刻雕版的《共产党宣言》在字体书写、版式设计和印刷墨色等方面几乎完美再现了中国木刻雕版印刷工艺的特色,成为了首部使用传统雕版印刷、简体直排、宣纸线装的《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木刻雕版印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共产党宣言(线装影印版)》以上海书画出版社于1973年出版的木刻雕版本为底本,对原版影印出版,依然采用宣纸线装的形式,最大程度还原了原木刻雕版本的神采,极具版本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丨书法篆刻丨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40种)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自2011年至2015年打造的《中国碑帖名品》100种,是一套能满足读者从入门到进阶,再到鉴赏全方位需求的碑帖丛书。丛书一经出版,便以选目系统、选本精良、释读专业、印刷精美等特点,惊艳了出版圈。2021年起,本着拾遗补缺、优化增益的原则,上海书画出版社决定继续扩充,经过重新选目、寻找底本、考证源流、整理编辑和调色印刷,推出《中国碑帖名品》二编,以便读者开阔视野,为书法爱好者学习与品鉴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二编首辑20种已于2022年上市。2023年继续推出新20种,包含碑刻10种(21-30)、墨迹10种(31-40)。书目详见:

“大红袍”再上新!《中国碑帖名品》二编40种火热面市!

《中国篆刻名品》(全套装)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中国篆刻名品》全套24种,收录自先秦玺印、秦汉隋唐印章、明清流派印和近代名家篆刻作品,汇聚200余位篆刻名家,合计11765方印蜕,825方实物照片,全面覆盖两千年篆刻史、展现篆刻名品艺术风采同时,可见篆刻所反映的古文字、古文献内容的丰富多彩。全套名品印蜕、边款图版均甄选自优质原钤印谱底本,并配以部分名作实物印面和原石。对印文、边款中的典故、人名地名进行精准注释,并在每册末尾汇集诸家集评对该时代或名家印风进行总结归纳。附赠全部11765方篆刻印蜕反文,共计600多页,可直接对照临摹,是篆刻临摹创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简帛书法大系张德芳》 王立翔 主编

简帛书法是学习古代书法墨迹的极好素材。从2017年起,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简帛书法大系”让更多书法爱好者进一步了解汉代书法。目前已出版《马王堆汉墓简帛书法》《敦煌马圈湾汉简书法》《肩水金关汉简书法》《玉门关·地湾汉简书法》《武威汉简书法》《居延新简书法》六种简牍帛书书法字帖。书中包括有原大简、放大简,附有释文,装帧考究,厚薄适当,价格平实,图版精美,是临习和研究汉简书法的极佳一手资料。该系列已逐步调整为裸脊平装,可180度平摊,更便于读者翻阅临习。

《赵孟頫临黄庭经》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编

赵孟頫《临黄庭经》,小楷纸本,为集赵孟頫盛年与晚年小楷于一卷的代表佳作。曾经元代柯九思,明代华夏、项元汴,清代刘金省、刘恕、许应鑅、张允中等递藏,后有元邓文原、贡奎、龚璛,明项元汴,清沈德潜等题跋,并钤148方历代名家鉴藏印。为方便读者学习与品鉴,以原大、放大两册出版。原大册为《临黄庭经》高精扫描影印并全文释读,另收录黄惇教授对此卷的研究成果;放大册以超高清微距拍摄,全文16倍放大,部分代表单字100倍放大,力求纤毫毕现。原大与放大分两册装订,互为对照,不仅便于整体认识此作,更利于临习者准确体会与欣赏赵氏小楷。

《近代影印善本碑帖录》桑椹 编纂

本书收录了一九四九年以前国内及日本影印出版的善本碑帖四百多种。每种均撰有提要,记录出版机构、收藏源流、断代考据、题记印鉴等内容,并完整辑录题跋。书后附有“近代影印碑帖知见录”。近代以来,海内外影印的碑帖数量巨大,版本繁多,影响深远,但目前尚未见有较为系统的整理,本项目填补了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系书法史、出版史等相关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工具书。

《笔法·章法·字结构——书法形态研究》邱振中 著

本书作者邱振中先生依凭对有关细节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将书写技法放在历史变迁中进行解析,揭示了书法形式构成的种种奥秘,以及汉字书写与生俱来的规定与可能性。本书围绕笔法、章法、结构三个方面展开,构建了相关的形态理论。其中笔法和章法理论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已对书法领域的教学、创作、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字结构研究面对的材料复杂费时,标志着书法形态学基础部分的完成。

《海上题襟 笔墨杂缀:黄惇艺术随笔》黄惇 著

本书汇集黄惇艺术随笔四十篇,内容涉及书法篆刻史、对书画界前辈的回忆、书画评论、书法创作、书法教育诸多方面。《释“草圣”》《释“篆刻”》两篇新文梳理了“草圣”“篆刻”在历史上的词义转变,颇有新意。这些文章记录了作者几十年的笔墨踪迹,现将这些散落的碎片缀联起来,生动展现了黄惇的艺术与学术。

巾箱帖馆(上)巾箱帖馆(下)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巾箱本”肇于南齐,代有新制,又称“袖珍本”,以体积玲珑,出入可携,起卧称手,历受文人喜爱。其规制虽小,却“袖里乾坤”。丛书选取历代法帖中的著名碑帖,并甄选优秀底本,以“巾箱本”册页装的形式原色精印,再现中国古代文人书箧中的雅玩之物。丛书分上下两辑,上辑含《秦汉篆书三种》《汉隶二种》《北魏墓志五种》《王羲之行书五种》《晋唐小楷十种》五种,下辑含《隋墓志三种》《欧阳询楷书四种》《褚遂良楷书二种》《颜真卿楷书二种》《柳公权楷书二种》五种。丛书既可成为学书者日常临摹的法书范本,又可当作欣赏者闲暇把玩的艺术经典。

丨绘画艺术丨

《中国绘画名品》(全套装)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中国绘画名品》为上海书画出版社继《中国碑帖名品》后的又一以中国美术史中经典作品为主体的系列丛书,本丛书选取了自魏晋至清末的经典绘画作品,以单幅作品、同画家的作品、同主题的作品、同题材的作品等为个体,共计出版100本。每本均由整幅拉页及分段赏析两部分组成,在分段赏析部分通过文字导读,将绘画中所呈现的情节、技法及绘画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历史、文化涵意展现给读者。在行文上分为整图拉页、综述、作者介绍、辑封、作品简述、分段解析、递藏八个部分。

朵云真赏苑·名画抉微 《张大千山水》《江寒汀花鸟》《谢稚柳花鸟》《刘奎龄走兽》《吴湖帆山水》

“朵云真赏苑·名画抉微”是我社推出的一套近现代名家精品画册。该丛书以画科为分类,刊印近现代著名画家的精品佳作。本次出版《谢稚柳花鸟》《江寒汀花鸟》《吴湖帆山水》《张大千山水》《刘奎龄走兽》五种。丛书遴选这些画家早、中、晚各个时期的精品佳作,其中既有代表性的画作,也就较少面世的稀见之品,并对作品中精美的局部细节作放大,以便于读者在欣赏全图之外,能对这些画家精妙的笔墨细节加以研习,是一套既适合欣赏研究,又适合学习临摹的画册。

轻松学中国画技法丛书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兰花》 《鹰鹫》《墨竹》《鲤鱼》《梅花》《菊花》《牡丹》《燕雀》《虾蟹》《荷花》

为配合广大书画爱好者学习中国画的需求,我社组织编写轻松画技法丛书,此套中国画技法图书分为燕雀、虾蟹、鹰鹫、鲤鱼、牡丹、荷花、梅花、兰花、菊花、墨竹等10种。内容丰富,技法演示简单易学。不仅有花鸟画技法的步骤演示,更有笔墨、形体动态的表现,配以名家点评赏析,使初学者逐步掌握中国花鸟画的入门技法。学习中国画,学会掌握用笔墨来表现对象的方法和能力。这是一套简单易学,非常实用的技法图书,可给广大读者借鉴和参考作用。

朵云文库·学术经典 蒋玄怡 著 赵权利 导读《中国绘画材料史》

《中国绘画材料史》为上海同济大学已故教授蒋玄佁先生遗著。此书对中国绘画材料如纸、绢,与绘画颜料诸色之品种、原料、产地、制法、用途、历史发展等,勾稽史料,证之见闻,多所阐述,分类有序。此次出版,以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为底本,前有赵权利先生导读,后附蒋慧诘女士整理“蒋玄佁艺事纪年”,正文配以相关图版130幅。本书是此领域重要奠基著述之一。

丨文博图录丨

《越颂:中华文物中的浙江传奇》浙江省博物馆 编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创造了越地独特的文明印记和文化符号,在中国历史和文物图景上构建了重要的一环。不仅在浙江当地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宝藏,更是流布全国甚至远及世界各地,留下了深浅不同的标识。本书收录148件(组)越地珍宝,采用类型学和历史叙述逻辑相结合的框架,以文物传播动因和途径为主线进行梳理,共分为五个单元十类器物,用文物生动直观地讲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精粹》上海博物馆 编

本书上海博物馆“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配套图录,全书分为“翰墨斑斓”“古椠生辉”与“宝拓传真”三大部分,收录宋元古籍66件,其中不少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与《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每件珍品前均有上海博物馆专家撰写的鉴赏文字,详细介绍古籍的版本、形制、时代、内容、鉴藏情况以及珍贵性。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先生为本书撰写前言,图版前有上海博物馆陈才先生撰写的《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综论》与柳向春先生撰写的《南宋龙舒郡本〈王文公文集〉探研》两篇研究文章。

《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上海博物馆 编

本书为上海博物馆展览“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特展”配套图录。收录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部分拓本或原物共计39件,其中包含珍贵传世名品如司母戊方鼎拓本、《温泉铭》拓本、大盂鼎、大克鼎全形拓、吴大澂《愙斋集古图》、六舟《剔灯图》等。此外,还收录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部馆员李孔融的专题文章,从历史、艺术性、传承、技术等维度对金石传拓技艺进行解读,将古老的传拓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使金石传拓技艺在新时代和新环境中继续着发展和变化,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领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

《古罗马文明之光: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北京坤远文博展览有限公司 编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了庞贝、赫库兰尼姆和斯塔比亚的文物,以及法尔内塞收藏的一系列藏品。本书为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古罗马文明之光: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同名图录。这场展览是对两千多年前古罗马文明的一次盛大展示,再现了古罗马时期的璀璨文明。书中以高清彩图和局部细节图呈现了来自约两千年前的古罗马的雕塑、马赛克、壁画、青铜器和玻璃制品。

丨艺术理论丨

《艺术与文明:西方美术史讲稿Ⅱ(文艺复兴—十八世纪艺术)》范景中 著

本书为《艺术与文明》三部曲之第二部,共25万字、197张图片,聚焦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维米尔、伦勃朗等天才艺术家层出不穷的黄金时代——文艺复兴到18世纪。作者摒弃当下流行的各种崭新术语,强调继承西方传统的风格学、图像学方法,深度阐释不同时代之下的艺术这一独特的人类视觉创造成果,涉及历史、宗教、建筑、科技、哲学等多个不同领域,处处体现东方的审美与哲思。用艺术触碰文明,愿本书能够带给读者审美与眼力的提升。

《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初编)》范景中、陆蓓容 编著

历代书画之学是中华浩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书画艺术研究的核心材料,是解决书画艺术本体问题和历史现象可靠性的基础依据。《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通过对国内外公私所藏、历代著录之书画文献稿钞本作广泛调查、精心甄别,选辑其中具有学术性、稀缺性和抢救性者影印出版,每一种均冠解题。初编共收录文献11种,如有记录乾隆内府所藏书画之目录,为乾隆考证书画的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家藏书画目,两代帝师翁同龢家藏书画目,清代鉴藏家宋荦之孙宋韦金家藏书画目等。

《中国材质艺术·艺术与物性》巫鸿 编著

巫鸿最新主持编著的“中国材质艺术”丛书,对“材质艺术”讨论的范畴扩及从史前到当代,涵盖中国美术史的全过程,并在“物件”和“图像”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视角——“物性”。在最新出版的丛书第一辑《艺术与物性》中,巫鸿与海外学者林伟正、刘礼红、黄爱伦专题分析了中国艺术中的玉器、陶器、铜像、石雕、玻璃、瓷器以及当代中国艺术中的“材质艺术”潮流,展示不同材料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性。

《中国美术史稿》王逊 著 王涵 整理

本书是对著名美术史家、美术理论家、中国现代高等美术史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逊先生20世纪60年代中国美术史教材写作未刊稿的首次整理出版,本书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专业教材的奠基石”。他结合当时的考古发现,从大量新资料中理出清晰线索,以开阔的视野、宏富的学养,在开辟草莽的艰难过程中,为中国美术史写下开篇,使这一篇章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第一次呈现了壮阔的规模。扎实的史料、严谨的体例、方法论的运用、精练的语言风格,王逊先生将学术研究成果演化成可以进入课堂进行系统教学的理论和知识,他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框架具有学术的现代性,彻底地脱化和超越了传统的画学体系,并置在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的现代学术的系统中,构筑了中国美术史学的格局。

《中国当代艺术史》(珍藏套装)鲁虹 著

《中国当代艺术史》是艺术史学家、评论家鲁虹跨越十余年完成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两部曲。在第一部中,他敏锐地捕捉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客观而清晰地评介这一新艺术传统由成长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在第二部中,他详实地剖析了21世纪至今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深刻变化和文化转向,聚焦“再中国化”这一历史趋势中对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审美价值的当代表达与创造性转化。上下两部曲共计约九十万字,近千幅精美插图,史论结合,可读性强,从问题出发分章论述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发展、新路径,开辟别具一格的研究新视角。

《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东洋美术小史·文人画之复兴》(日)大村西崖 著 董科 金伟 译

本书收录了日本著名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大村西崖先生的三篇重要著作《东洋美术小史》《中国绘画小史》《文人画之复兴》。《东洋美术小史》是对其在东京美术学校讲授东洋美术相关课程的原有讲稿整理,并加以修订基础上出版的一部东洋美术通史著作。《中国绘画小史》作为附录,梳理出中国绘画史之脉络,内容自上古经六朝唐宋元明清至清朝,包含了绘画发达之沿革,各代画家之品藻、源流、分派。《文人画之复兴》详细分析了东西方的不同绘画特征,阐述了文人画的历史传承及其独特的魅力,他对文人画的精辟分析和把握,对重新认识文人画的不可替代的地位,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鉴真馆·刘九庵讲书画鉴定》刘九庵 口述 刘凯 编

本书为刘九庵的书画真伪鉴定文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谈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从摹、临、仿、代、改、造六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书画的作伪。第二部分是“书画伪作辨析”,是由1994年刘九庵赴台北讲座的笔录整理而成,首次整理出版。讲座内容为包括王羲之、苏轼、黄庭坚、赵孟頫在内的十几位古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真伪鉴定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作伪的手段以及鉴定方法。

丨大众普及丨

《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葛亮 著

《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立足一手材料,讲解分析汉字源流的正确方法,介绍甲骨、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的研究进展,力求纠正公众以往形成的似是而非的古文字“常识”,立足可信,兼顾可爱,让古文字不神秘,对古文字不神化。本书用900多幅出土古文字例字,介绍了200多个常用汉字的源流,带领读者从出土文字材料与科学的分析中探寻古人造字的经验与智慧,是一本写给文史爱好者、书法研习者、语文教师和学生朋友们的古文字通识读本。该书适合大众阅读,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思想含量和学术份量,可读性较强。

《碑志春秋:石头上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王强 著

本书为王强教授多年来的有关石刻田野考察笔记的首次整理出版。作者走访河南、山东、河北、江苏、云南六省三十一地,以石刻原物为研究对象,对碑志及摩崖背后的历史故事、人物文献与艺术价值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书中着重对碑志、摩崖题记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进行梳理考证,对书法艺术风格予以评述,并映射到整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等历史背景。此书是市面上少有的,关于一线学者的石刻田野考察笔记,极具文献与艺术的双重价值。

《细读弘一书法》赵一新 著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是人们对弘一书法常有的评价。纵观弘一书法,以魏碑和小篆为骨血经络,化合晋、隋、唐、宋各体精粹,出古入新,炼成独有的理想“弘一体”楷书、行楷。本书将弘一的书法作品与人生经历相结合,意在全面展示弘一其人及其书法艺术。作者将弘一一生的书法实践分为五个阶段,用一百余件弘一墨迹串联起他的书法生涯,展现弘一从师古到创新、发展出个人书风的整个过程。同时精选各时期经典作品写成作品赏析十篇,希望为读者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与对弘一风格的更深入认知。

“小学生古诗词书法字帖”系列丛书颜体楷书、古诗词字帖、赵体楷书、古诗词字帖

“小学生古诗词书法字帖”系列丛书立足小学阶段书法教育实践和个性化书法学习需求,选用“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的楷书作为集字范本,选取一至六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古诗词为集字内容,所列范字根据章法、风格,经过推敲筛选,每首诗词后更附以“作品幅式参考”,便于习书者用“集古字”的方式进行临摹创作,也有利于书法创作思维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目前已出版颜体、赵体两个系列。

书法摹临两用帖

本字帖在市面现有字帖基础上,提出“摹”的概念,本系列第一辑共十种,选取历代经典作品为范本,高清印刷,其中小字作品做放大处理,便于学习者临摹。为解决摹在书写中渗墨的问题,本字帖采用特殊处理,使字帖不怕墨染,并附摹写纸100张、摹写磁铁两个。目前市场上字帖,特别是中高质量字帖皆以方便临为主,尚无可供直接摹写的字帖,一些双勾印本既多失形,更不可直观帖之墨韵风彩。本套字帖即以解决此问题而设计,为填补市场空白商品。

《标准草书》于右任 编著

于右任为近代书法大家,被誉为“草圣”。“标准草书”为其忧患之创,旨在为人们节约书写时间,其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从古代诸家草书中对比选取例字,工程浩大,数年以成,并加以研究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书局初版)。本次再版的《标准草书》根据于右任《标准草书》第六次修订版整理再版,并有以下几点改进:一、“标准草书千字文”中草字示例同比例放大,方便临习;二、“凡例”“示例”中草书例字根据原稿扫描放大,逐字精修;三、更大开本,便于阅读;四、现任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徐利明先生作序推荐。

《美之猎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安宅收藏余闻》[日]伊藤郁太郎 著 金立言 译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是全世界陶瓷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拥有顶级的中国和韩国陶瓷收藏,其核心源自安宅英一先生创立的“安宅收藏”。本书的作者伊藤郁太郎先生,以“美之猎犬”自喻,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安宅收藏”从建立到面临危机、成立美术馆等一系列故事,记录了一段追求和探索古代艺术之美的往事。书中展示了46 件美术馆收藏的中国和韩国艺术珍品的高清彩图,大部分由知名摄影师六田知弘先生拍摄,让读者感受艺术和文化的洗礼,体会东亚陶瓷的独特魅力。

《铭心:20世纪vintage胸针艺术》郑莺燕 著

本书为胸针收藏家郑莺燕女士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2022年特展“铭心——20世纪胸针艺术”图录。展览藏品全部由郑莺燕提供,共143组/938件胸针作品,配合数十幅海报等图像资料,全面展现vintage胸针的发展历程。全书分为6个单元,以藏家视角系统梳理解读vintage胸针的百年时尚之路。特邀各大时尚杂志御用摄影师文立明全新拍摄所有藏品。近1000幅高清大图,超大开本高品质精美印刷,还原vintage珠宝的流光溢彩,带来极致视觉体验。

特别推荐

艺术史出版是上海书画出版社近年来着力夯筑的一块出版高地。“艺术史界”聚焦当代海内外中国艺术史研究重要课题,集聚了方闻、翁万戈、何惠鉴、傅申、石守谦、范景中、薛永年、杰西卡•罗森、苏芳淑等海内外艺术史名家名作,以开阔丰富的研究视野,多元开放的研究成果,为中外学者提供艺术文化切磋交流平台,以此来推动中国艺术思想文化研究往纵深发展。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