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西部行》

5 已有 2874 次阅读   2016-05-13 13:29
                       《西部行》


 
 解说:   周韶华艺术工作室2008精英班在甘肃省美术馆举办的画展《呼唤大美,走进西部》,虽然只举办了一周,但艺术家们全新的创作理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却给甘肃的广大观众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6月30日,周韶华艺术工作室一行三十余人驱车离开兰州,一路向西,沿着河西走廊,开始了他们的文化寻源之旅。

   解说:周韶华是一位具有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的画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周老就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画再也不应该局限在以文人为主流的绘画里,还要看到丰厚的民间艺术的半壁江山。多年来,他一直坚持 “全方位观照” 的艺术视野,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相融合,创作出独具个性的“大气势、大写意”的作品。他认为:“要选择一定的、具有思想容量的表现对象,创造新的意境,着力于诗意的追求和意象的表现,把一切自然的、历史的气势和力量,转化为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力量。”为此,多年来,周老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寻访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文化之源。他与山川河流对话,与五千年的传统文明对话。他的《大河寻源》、《梦溯仰韶》、《汉唐雄风》和《荆楚狂歌》等系列,无一不是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之链相扣而对历史进行的当代思考。他的作品充满着生活的激情,是以广阔的胸怀,居高临下地对历史和现实的思索。

  解说:周老曾于1982年 、1985年 和2000年 三次来过甘肃,他说:“我艺术的成功和甘肃有很大关系,大地湾、马家窑、敦煌莫高窟、炳灵寺,这些文化元素存在于我的画作中,我对甘肃充满感情。”这次,周老以八十高龄亲率学生第四次来到甘肃,再次亲身感受西部的苍凉壮阔,体味古丝绸之路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周老同期)

  解说:从兰州出发向西行驶大约500公里,艺术家们抵达张掖,参观了著名的、建于西夏时期的大佛寺。张掖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这里不仅有亚洲最大的室内卧佛像,殿门两侧的砖雕更是刻工精细、富丽浑厚,是砖雕艺术的精品。精英班的学员们大多是第一次来甘肃,他们被深深地迷住了。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马蹄寺,作为最尊贵的客人,周老一行受到了裕固族同胞的热情接待,感受到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现场)

  在嘉峪关,周老不顾年高体弱,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嘉峪关城楼、长城第一墩,参观了黑山岩画博物馆和新城魏晋墓群,对古代劳动人民奇幻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赞叹不已,还在黑山岩画博物馆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教学课。(现场讲课同期)

  敦煌是他们西部之旅的最后一站。吃过了晚饭,大家就急不可耐地来到了久负盛名的鸣沙山和月牙泉。只见逶迤沙山,安详静卧,体态丰腴,金光闪闪,一种想要与之亲近的冲动无法控制。艺术家们童心勃发,有的急着坐上骆驼伴着叮当骆铃,有的漫步沙坡、踩出一行攀峰的脚印,细细体会细沙漫过脚面那种温热舒软的质感,更有的已经登上沙山乘坐滑板疾驰而下、感受飞翔失重的快意。对于周老来说,与这个心目中的圣地再次相逢,也许让他更深刻地领悟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让他的心在天地之间更加自由地驰骋。

  莫高窟,这座世界佛教的艺术宝库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全世界所有艺术家心中的圣殿。它是将外来文化就地消化、融合并转化为自己文化的最成功的典范。周老静静地站在那些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前,那是一个现代的绘画大师与古代哲人和艺术家心灵的对话。对学员们来说,在他们被莫高窟灿烂的艺术作品震撼的同时,对周老的“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的理论一定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学员同期)

  解说: 艺术家们的西部之旅结束了,但西部文化的博大精深、西部山水的苍凉壮美、西部人民的热情豪爽留给他们的印象是难以磨灭的,这必将给他们的艺术创作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他们笔下描绘的别样的西部山水和西部风情。


大美无言

八月

白虎

奔腾的字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