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1. 待秋: 这是推举张芝、自认超越钟繇的意思。考察王羲之父子书法的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实现前人法规,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也是无愧于书法这项事业的。 (05-03 15:51) 回复
  2. 待秋: 可以说,钟繇和张芝死后,王羲之、王献之继承了他们。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他。对张芝的草书,可与他前后相列;因为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染黑了,如 (05-03 15:51) 回复
  3. 待秋: 王羲之说:“我近来研究各位名家的书法,钟繇、张芝确实超群绝伦,其余的不值得观赏。” (05-03 15:50) 回复
  4. 待秋: 关于古代以来,善长书法的人,在汉、魏时期,有钟繇(you)和张芝的卓绝书艺,在晋代末期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墨品精妙。 (05-03 15:50) 回复
  5. 待秋: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 (05-02 16:43) 回复
  6. 待秋: 譬夫绛树青琴,殊姿共艳;隋殊和璧,异质同妍。何必刻鹤图龙,竟惭真体;得鱼获兔,犹恡筌蹄。 (05-02 16:42) 回复
  7. 待秋: 一字乃终篇之准。 (05-02 16:42) 回复
  8. 待秋: 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 (05-02 16:41) 回复
  9. 待秋: 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05-02 16:41) 回复
  10. 待秋: 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镕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 (05-02 16:40) 回复
  11. 待秋: 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浚发于灵台。 (05-02 16:40) 回复
  12. 待秋: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05-02 16:39) 回复
  13. 待秋: 虽妍媚云阙,而体质存焉。若遒丽居优,骨气将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兰沼漂萍,徒青翠而奚托。是知偏工易就,尽善难求。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径侹不遒;刚佷者又倔强 (05-01 05:46) 回复
  14. 待秋:  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 (05-01 05:45) 回复
  15. 待秋: 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其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 (05-01 05:45) 回复
  16. 待秋: 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 (05-01 05:44) 回复
  17. 待秋: 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 (05-01 05:43) 回复
  18. 待秋: 纵欲唐突羲献,诬罔钟张,安能掩当年之目,杜将来之口!慕习之辈,尤宜慎诸。 (05-01 05:43) 回复
  19. 待秋: 况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分布犹疏,形骸未检;跃泉之态,未睹其妍,窥井之谈,已闻其丑。 (05-01 05:42) 回复
  20. 待秋: 然消息多方,性情不一,乍刚柔以合体,忽劳逸而分躯。或恬憺雍容,内涵筋骨;或折挫槎枿,外曜锋芒。 (05-01 05: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