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遵义会议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1962年为何被强令搬出中南海?

1 已有 120 次阅读   2023-01-02 23:09
遵义会议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1962年为何被强令搬出中南海? 

湘江战役结束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000人锐减到3万多人。此时老蒋已经完全判明了红军接下来的动向,并布下了重兵。但李德和博古仍然执意要前往湘鄂西和贺龙会合,这无异于把红军往敌人的虎口中送。虽然毛主席在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上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但都被李德和博古拒绝,时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和中革军委副主席的王稼祥对此忧心如焚。

1933年4月,王稼祥在敌机的空袭中受了重伤,肠子都被炸穿了。医生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给他动了手术。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经过八个小时的努力,却没能把弹片取出来,只好采取保守疗法。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王稼祥腹部通着管子,坐着担架参加了长征。一路颠簸,加上有没有好的药物治疗,他的伤口已经化脓流血,一动就钻心地疼。

此时毛主席由于身体的原因,也坐了担架。休息的时候,王稼祥找到了毛主席,坚定地对他说:“一定要在遵义开个会,把博古和李德他们轰下台。”随后他又找到了张闻天和周恩来,谈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1935年1月,红军占领了遵义,和身后的追兵拉来了一段距离,部队得到了十几天的休息时间,中央利用这一机会,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首先由博古作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讲了大概一个小时,把失利的原因归结于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闭口不谈指挥上的失误。博古讲完后,周总理作了副报告,报告中,他不仅检查了“三人团”在指挥上的重大失误,还主动承担了自己的责任。周总理的报告结束后,博古提议大家就正、副报告进行讨论。

此时张闻天站了起来,大声说:“我讲点意见。”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报告:“听了博古同志关于第五次反‘围剿’总结报告和周恩来同志的副报告之后,我们认为博古同志的报告基本上是不正确的。”尽管大家早有心理准备,但张闻天的开场白还是让许多人吃了一惊。在报告中,张闻天对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在战略战术上犯的错误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随后他说:“我们的突围行动,在华夫(李德)同志的心中,是一种惊慌失措的逃跑与搬家式的行动。关于为什么要退出中央苏区、当前任务怎样、到何处去等基本的任务与方向问题,始终秘而不宣。许多高级指挥员对此都一无所知,只能机械执行命令,这不能不说是严重的错误。”张闻天讲完后,毛主席接着作了长篇发言,系统地批判了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的四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堡垒对堡垒;第二个错误是多路分兵;第三个错误是不知利用“十九路军事变”;第四个错误是在战略转移时仓促行动。毛主席的发言结束后,王稼祥忍着伤口的疼痛站起来发言,他的发言言简意赅:第一,完全赞同毛主席的发言;第二,取消博古和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由毛主席出来领导和指挥红军。

毛主席发言之后,王稼祥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是博古和王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此时身兼四项重要职务: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和中革军委副主席。因此他的发言很有分量。后来毛主席多次说王稼祥是“有功的人,他是教条主义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遵义会议上没有他不行,他投了关键的一票。”

遵义会议结束后,王稼祥与毛主席和周总理组成中央军事三人小组,指挥全军行动。他以顽强的毅力,强忍着剧痛,翻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王稼祥因为伤情恶化,被秘密送到上海治疗,后来又转往莫斯科医治。1938年8月,王稼祥身体好转后回到延安,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6年后,他的伤口再次恶化,无法坚持工作,又一次来到苏联治疗。

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担任过驻苏联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从1951年开始长期担任中联部部长。1962年的时候,我国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王稼祥据此提出了“改变援外数量过大的状况,要量力而行”等建议。结果被康生别有用心地利用,并以此诬陷和攻击王稼祥是要“消灭民族解放运动”。不久后他中联部部长的职务被撤销,并被强令搬出中南海。1974年,王稼祥病逝,享年68岁。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