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1958年,功德林战犯在天安门观礼,沈醉看到台上的宋庆龄一阵恐慌

3 已有 171 次阅读   2023-05-15 23:11
1958年,功德林战犯在天安门观礼,沈醉看到台上的宋庆龄一阵恐慌 

解放后,被俘的国民党将领,在功德林监狱进行改造,国民党特务头目沈醉也在其中。

沈醉得知消息的那天,激动不已,当天晚上,甚至彻夜未眠,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如此盛大的庆典,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一起,全国欢庆,历史少见,是许多人想也想不到的吧……

这是建国后,沈醉第一次出门,看看中国焕发新生的模样,他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和“同学们”站在一起,观摩盛典。

图丨国庆庆典

陡然抬头,沈醉看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笑容顿时僵在脸上,沈醉不敢多看,即使只是相隔很远的匆匆一眼,他便确信那是宋庆龄先生。

盛典如火如荼的进行,周围的同学情绪愈发高涨,可沈醉却不敢再抬头,深怕宋庆龄认出自己。

这么多年过去,宋庆龄先生或许早已不记挂此事,甚至将沈醉遗忘,可沈醉却忘不掉他对宋庆龄先生所犯的罪恶,如今看到她,愧疚之情更是消散不去。

第一次行动

1927年,宋庆龄对蒋介石背弃革命,屠杀共产党的恶劣行为震怒不已,联合共产党领导人及国民党左派人士,对蒋介石进行声讨,并多次在公开场合,谴责蒋介石的无耻行径。

图丨宋庆龄

宋庆龄公开发声,让蒋介石十分下不来台,随后更是多次和蒋介石硬碰硬,对着干。

宋庆龄的举动让蒋介石心里郁气不断,碍于种种原因,他只能将怒气憋在心里,不能采取行动。

一是宋庆龄国母名声太盛,如果遭遇事故,不止我国,全世界的目光都会聚集,不调查出始末和前因后果,此事无法平息,到时候惹火上身。

但蒋介石怒气难消,不可能咽下闷亏,多次命令戴笠对宋庆龄采取报复手段,经常会有死亡威胁信件寄到宋庆龄的住处,恐吓电话也是常有的事。

直到1933年,杨杏佛被刺杀的消息传遍上海租界,宋庆龄听闻消息后,悲痛不已,杨杏佛是她民权保障同盟的同事,虽然现场没有留下凶手的蛛丝马迹,但是除了国民党特务,还有谁会视他们如眼中钉。

图丨宋庆龄

戴笠此举,不过是杀鸡儆猴罢了,他们不敢动宋庆龄,却一直用各种方法威胁恐吓,刺杀杨杏佛,便是下马威。

公然闹出人命,说明蒋介石的怒气已经达到巅峰,他向宋庆龄警告:如果再和我对着干,下场会和杨杏佛一样。

宋庆龄又不是等闲之辈,岂会惧怕蒋介石的恐吓,她依然为人民权益奔走奋斗。

宋美龄深知杨杏佛之死,是蒋介石在杀鸡儆猴,可依然没有对宋庆龄起到威胁作用,宋美龄了解蒋介石,他不会善罢甘休,恐怕会采取更暴力的手段。

为此她和蒋介石大吵一架,警告蒋介石,如果敢动她姐姐,她便和他一刀两断。

蒋介石连声答应,保证不会对宋庆龄采取手段,宋美龄才放下心来。

图丨蒋介石与宋美龄

但她还是低估了蒋介石,他玩起了文字游戏,做保证时,他留了一手,说的是自己不会动手,让戴笠动手,也算是信守诺言。

戴笠接到蒋介石的任务,让宋庆龄闭上嘴巴。

戴笠找来法租界的组长沈醉,听闻要让宋庆龄闭嘴,沈醉大吃一惊:“这次任务是刺杀宋夫人?”

“只是让她闭上嘴巴,不再和蒋委员长对着干,让她闭嘴的办法不是只有刺杀这一种。”沈醉了然,之前恐吓信等事,便是他让手下去干的。

蒋介石对她有所顾虑,不会下杀手,将宋庆龄逼出法租界是最可行的办法,可在宋庆龄住宅旁将她下属杀害,都不足以震慑她,反而勾起宋庆龄的怒气,足以证明她不一般的胆识。

沈醉和手下犯了难,如何才能有效的威胁住宋庆龄?一次看到手下监视宋庆龄的行程报告时,沈醉突然想到,打入宋庆龄家内部是最好的手段,既能接近宋庆龄,也能找到时机,伺机而动。

他们将目光瞄准在宋庆龄身边最亲近的人身上,宋庆龄的生活起居都由一位跟随多年的女佣负责,宋庆龄对她十分信任。

接近女佣是最容易的办法,沈醉找到一位女特务,让她伪装成隔壁住户的佣人,取得她的信任,伺机进入宋家内部。

他们踩好点,在女佣出门采买的菜场制造偶遇。女特务假装从乡下初来乍到,在买菜时虚心请教,热心的女佣对她十分怜爱,耐心的教她如何做事。

一来二去,女特务和女佣很快熟识起来。可女特务太心急,让女佣察觉出不对劲来。

图丨宋庆龄

她在宋庆龄身边多年,蒋介石对夫人屡次迫害她都有所耳闻,加上宋庆龄是十分小心谨慎的性子,女佣耳濡目染之下,做事不敢轻易放下警惕。

她和女特务认识一个月,便一直说要来宋家看看,并多次赠送谢礼,刚来上海,什么人都不认识的女佣,怎么可能会有积蓄给她买礼品?

又一次碰到女特务,向她打听宋家来往的客人,女佣确信她是敌人派出打探情报的特务,立马回家,将特务的事告诉给宋庆龄。

这一次计划无疾而终,沈醉立马采取方案二。

第二次行动

他们的目标依然是这位女佣,作为宋庆龄身边最亲近的人,取得她的信任,便能轻松的得知宋庆龄的行踪,并且能近身。

这次沈醉从特务中挑选出一位相貌英俊的年轻人,仔细商讨后,他们觉得司机的身份最为稳妥。

图丨沈醉

行动前,沈醉特意交代,这次一定不要太过心急,和女佣交往过程中,不要打听宋庆龄的任何事。

司机守在女佣经常出现的场所,假装无意的上前搭讪,这次他很谨慎,没有刻意搭话,让女佣渐渐放下戒心。

这位特务很有手段,短短三个月便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关系稳定后,女佣主动将自己和司机相识的始末,以及要嫁人的事告知给宋庆龄,宋庆龄当然十分替女佣高兴,可是蒋介石手段层出不穷,又有女特务的教训在前,宋庆龄打算亲自见见这位司机,为女佣把把关。

得知消息的沈醉欣喜过望,如果能过的了宋庆龄这关,便可彻底取得她的信任,接近宋庆龄也容易得多。

为了这次行动成功,沈醉花了大功夫,他特意找到当地黑帮头目范广珍,让他将手底下的司机都聚集起来,让这名特务融入到司机团体里,在宋庆龄面前,演了一场从业多年,和各色司机都极为熟稔的大戏。

这次会面打消了宋庆龄的顾虑,特务的演出十分成功,她没有看出任何马脚,同意了女佣的亲事。

做戏做全套,他和女佣开始如火如荼的准备结婚事宜,有一天,司机和女佣在门口说话,宋庆龄刚好看到,等到女佣交谈完,兴高采烈的进门时,宋庆龄叫住了她。

她告知女佣,他身份不一般,真实身份可能并不是司机。

女佣大惊失色,询问宋庆龄如何看出来,宋庆龄缓缓解释道:“他脚上的新皮鞋,十分昂贵,以他的工资根本买不起。”

为了不冤枉好人,宋庆龄动用关系网将司机的底细翻了个底朝天,事实证明,他是沈醉手下的特务。

图丨宋庆龄

女佣得知此事难过不已,决心马上和这名特务断绝来往。

沈醉等人并不知道他们的诡计已经被识破,正在部署下一步计划。

过了几天,这名特务突然说,他联系不上女佣,女佣这几天一直没和他见面,沈醉大吃一惊,他们的计划天衣无缝,宋庆龄已经打消顾虑了,怎么节骨眼上出了岔子,他认为是两人闹了矛盾,让特务去将女佣哄好。

特务在宋家门口蹲了几天,才看到女佣的身影,没想到女佣一见着他,便痛哭起来,大喊:“你这个骗子,欺骗我的感情。”

特务这次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早已被识破了,可是在哪里出了差错,沈醉百思不得其解。

计划再次宣告失败,戴笠怒不可遏,这么久一点进展也没有,命令沈醉立马想出新的办法。

第三次行动

接近宋庆龄的计划已经行不通,经过前两次,宋庆龄和女佣都不会让人轻易近身,而且这个办法时间长,见效低,蒋介石和戴笠等不了那么久。

压力给到沈醉,让宋庆龄闭嘴,但是又不能威胁到生命安全,究竟该如何是好?

他打算制造一起车祸,让宋庆龄受伤住院,再在医院安排人手,让她的病情无法痊愈。

这个计划实施起来难度更大,要确保宋庆龄重伤住院,又不能危及性命,沈醉一环一环的仔细布局,终于制定了一个还算完美的策略。

他找到杜月笙,向他借了一辆德国小轿车,将挡风玻璃换成防弹玻璃,摸排好宋庆龄出门轨迹后,又在各个路口进行考察,最终他选择华龙路到霞飞路的路段实施计划。

这个路口车辆和行人都较少,而且司机会下车为宋庆龄置办物品,那时他便驾驶改造后的德国汽车撞上去,车窗经过改造,可以减少伤害,事后再命人将刹车弄坏,造成刹车失灵的假象。

为了不牵涉到戴笠和蒋介石,沈醉打算亲自上阵,到时被抓后,将事情揽到自己身上。万事俱备,沈醉只等戴笠一声令下,便可行动。

可戴笠只告知他等一等,沈醉多次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动手,戴笠回答他的只有等一等。

等了一年过去,戴笠还是没有下达指令,沈醉备受折磨,跑去询问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行动,戴笠反问道:“你能确保不会危及到宋夫人的生命安全?”沈醉低下头:“不能”。车祸能不能如料想般完美实行,确实是概率问题。

图丨宋庆龄

但是沈醉明白,戴笠这是否认了这个计划,如果宋庆龄出了意外,很可能会惹火上身,戴笠不想冒这个险。

沈醉的三次计划都没能实施,没想到,再一次见到宋庆龄竟是这样的场景。

再次见到宋庆龄

时间来到1949年,沈醉逃到云南,打算参加卢汉起义,却被卢汉当做战犯抓住。

1957年,沈醉开始在北京功德林监狱,同昔日国军将领接受改造,在从重庆转往北京的路上,给予他们极大的人权,没有脚铐手铐,没有对待犯人的严密把防,他们就这样来到北京。

在功德林监狱,昔日国军战犯们互称同学,他们在这里进行学习改造。

一年后的国庆前夕,管理员告诉他们,可以去天安门参加庆典,对于他们来说,我党便像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其中有人已经看过几次,只是这两年这个活动停了,沈醉没有机会看过。

这是沈醉第一次参加国庆活动,激动心情比其他人更甚,前一天晚上,他几乎彻夜未眠,亲自为同学们修剪头发,早上四点,便和七十二位战犯一起,乘坐大巴去往天安门。

八点,庆典开始,他们等待已久,周围人的热情呼喊席卷着他,沈醉脸上也振奋不已,蓦然抬头,看到了宋庆龄先生。

沈醉心里说不出的恐慌和愧疚,甚至不敢再抬头,可是看到宋庆龄如今精神矍铄的站在城墙上,他心里的不安渐渐褪去,幸亏当时因为种种原因,他没能得手,要不然自己的过错将无法弥补啊!

结语

沈醉没想到再次见到宋庆龄是这样的方式,当年他奉命监视,恐吓,甚至制定多种计划,希望威慑她。

在功德林里,他回想过往对宋庆龄的罪行,止不住的懊恼,如今在天安门看到宋庆龄,却是这样的光景,沈醉心里百感交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