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女红军曾志晚年回忆,对毛主席两件事很内疚:发脾气,忘了叮嘱

2 已有 60 次阅读   2023-12-27 16:51
 女红军曾志晚年回忆,对毛主席两件事很内疚:发脾气,忘了叮嘱 

电视剧《延安颂》之中有这样一段场景,一位年轻活泼的女红军干部,克服了种种困难来到了延安,她急忙来见毛泽东。

在毛泽东居住的窑洞之中,她看见毛泽东正在用炉子烧水,她故意放轻脚步走到了毛泽东的身后,笑眯眯地踮起脚尖,开玩笑在毛泽东的肩膀上拍了一下,朗声喊他:“老毛!”

毛泽东转头一看来人,马上十分惊喜,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这是历史上真实的画面,这位敢直接喊毛主席“老毛”,嬉笑调侃,被毛主席当作亲人的女红军战士,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为数不多女干部之一的曾志。

曾志15岁就投身革命,1928年4月,曾氏跟随湘南暴动后组建起来的彬州第七师一起向井冈山转移。

在井冈山,曾志跟随丈夫蔡协民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面容清瘦,双眸睿智,竖着中分式的黑色长发,举止潇洒自信,对人又十分亲切,妙语连珠,热情风趣

曾志早就听闻“毛润之”的大名,更加崇敬。

8月中旬,朱德率红四军一部回师湘南,毛泽东率部迎接他们回井冈山。毛泽东途经宁冈的时候,专程去团驻地看了看蔡协民和曾志。

曾志当时已经怀孕5个月,上次毛泽东还没有注意,现在曾志肚子已经很大了,毛泽东赶紧让曾志尽快离开宁冈,到井冈山后方去,毕竟现在大战在即。在毛泽东和其他几位同志的劝说之下,曾志骑上了毛泽东的枣红马,带着简单的行李就出发了

曾志生下孩子之后,就担任了红光医院的总支部书记。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三次“会剿”,曾志收到了毛泽东亲自写的条子,要她赶紧移交工作,立刻动身前往茨坪。

曾志在当天天黑前就急忙来到茨坪,毛泽东笑着说:“前委为了做好下山沿途的群众工作,特别成立了一个工农运动委员会,下设妇女组,你做过地方群众工作,所以被推举为妇女组组长。”

想到以后可以在毛泽东直接的指导之下工作,曾志是非常高兴的。从此,曾志和毛泽东渐渐熟悉。

对于曾志而言,毛泽东不仅仅是上级领导,还是自己的大哥哥。曾志回忆说:“我们几个小青年也愿跟着他,因为他会说很多笑话、历史知识典故,又幽默爱开玩笑……他会在一种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向我们讲授革命道理、工作方法和原则,尤其是指导我们如何去做群众工作。

曾志性子火辣,在毛泽东面前有一说一。她负责写贴标语,做宣传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夸赞她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但也指出她的工作方法简单了一些,盲目性也大

曾志听了之后有点不服气,毛主席给了他一张表格,曾志仔细看完之后才知道毛泽东到底是什么意思。表格里面开列了很多详细的栏目,什么时候出发去什么地方,经过什么地方、什么道路、什么桥梁都要详细写上。在路边看到了什么粮食作物,今年收成如何,村子里面有多少人家,有多少房屋,瓦房有多少,茅屋有多少……

曾志看完表格之后才恍然大悟,她一直以为只要收集老乡目前的困难,和老乡聊天,帮助老乡就可以。但现在才知道,这必须要有针对性,要知道群众到底需要什么,缺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好的宣传效果

自从下井冈山之后,曾志就和贺子珍合睡在一个铺上,合盖一条被子。当时蔡协民写给曾志的信,曾志对贺子珍是不隐瞒的,贺子珍自己看了还会拿给毛泽东看,还常常开玩笑。毛泽东也知道他们夫妻俩分隔两地的苦恼,不久之后就将蔡协民调到了军部,让他们夫妻俩团圆了。

在毛泽东的建议之下,曾志被任命为闽西团特委书记。在这段时期,曾志将闽西团的工作展开得风风火火。

毛泽东开座谈会的时候,曾志都会前往旁听,有时候还要帮忙搬桌椅,挂黑板,倒开水等等。

毛泽东对于曾志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的。在生活上,蔡协民夫妇和毛泽东夫妇经常一同散步,欣赏田园风光,有时候他们还会去山洞抓几只鱼吃。

让曾志最为内疚的一次,就是使了一次小性子,对一直关心爱护自己的毛泽东发了一次火。

1929年11月中旬的一天,陈毅奉周恩来的指示来苏家坡请毛泽东回红四军。这时候贺子珍已经怀孕6个多月了,是不能跟随部队一起转移的。

毛泽东请来曾志帮忙,曾志以为毛泽东是希望她离开工作专门照顾贺子珍,就发了脾气:“我有我的工作,哪有时间伺候她生孩子!”

毛泽东一听这话也误会了,大声说:“就是要你照顾。”

曾志大声回了过去:“就是不照顾。”

没想到向来公私分明的毛泽东这次很坚持:“一定要你照顾。”

曾志觉得委屈:“我是党的干部,有那么多工作要做,哪能成天去护理她呢?”

毛泽东这才意识到曾志是误会自己的意思了:“让你去照顾,又不是一天到晚去护理,不过是请你多关心一些。”

曾志和贺子珍是很好的朋友,其实不用毛泽东说,她都会去关心贺子珍的身体,曾志并不知道毛泽东即将离开,也不知道毛泽东现在对贺子珍的身体有多么不放心。

她有些不好意思:“刚才是我误会了你的意思。”

毛泽东笑了:“理解就好,那就多多拜托你了。”

这是曾志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毛泽东发火,晚年的曾志回想这件事总是叹息,觉得自己其实当时的态度可以更加委婉一些,只不过还是年轻气盛了。

后来,曾志和蔡协民接到了福建省委的通知,调他们到省委机关工作。其实曾志更希望留在苏区,但不得不服从组织的安排。

1930年蔡协民夫妇来到了厦门,一直到1932年,曾志才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还是像从前一样关心着他们夫妇,还让出了他那件比较大的卧室给蔡协民夫妇居住,自己则搬到了旁边较小的房间里面。

曾志知道毛泽东痴迷看书,她抽空陪毛泽东前往因为战乱已经空无一人的图书馆去找书。毛泽东在书堆里面找了整整两天,挑出了好几担的书带走。

红军离开漳州之前,组织同意曾志回到中央苏区,蔡协民被任命为漳州中心县委书记。但毛泽东认为,他们夫妻分开必然会影响工作,因为蔡协民的身体不好,需要曾志留下来照顾,所以在毛泽东的劝说之下,曾志还是和蔡协民一同前往创建新苏区。

毛泽东和他们夫妇这次分别的时候,专门让警卫员去买了一只鸡,还打开了一听从江西带来一直没有舍得吃的牛油罐头。其实当时毛泽东的生活非常清苦,每天都在吃白菜和豆芽,都没有荤菜,毛泽东对蔡协民夫妇的心意,让他们夫妇俩都非常感动。

这一别就是7年之久,蔡协民在1934年因为叛徒的出卖而牺牲

再一次见面已经是在延安。这么多年没有见面,曾志依旧和毛泽东笑着开玩笑,毛泽东还是如从前一样亲切关怀。

那时候毛泽东的饭菜依旧很简单,吃的是大米、小米和土豆煮的饭菜,菜依旧是豆芽和白菜。他让曾志每个礼拜天都可以来他这里吃饭看书,曾志就常常抱着女儿来聊天,毛泽东常在闲聊之中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说起了家乡的辣椒和臭豆腐。

1945年,中央决定派一批干部前往敌后,曾志想要和丈夫陶铸一起前往敌后斗争。但当时中央规定不得调用女同志,也不允许带家属。曾志很不服气,找到毛泽东,倔强地争辩:“个别情况要个别对待,我做过那么长时间的地下工作,怎么就不能去敌后呢?你们看不起女同志!

毛泽东拗不过曾志,最后宽厚地笑着答应了:“好好!我支持你去!”

曾志这一次走了之后,一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才见到毛主席。3月15日,她和很多干部群众一同来到西郊机场提前等待,为了看到毛泽东,曾志还爬上了一辆吉普车的车顶。

她在人群之中拼命地呼喊,但群众非常热情,毛主席根本看不到她。

此后,陶铸离开了北京,曾志随同陶铸前往广东省委工作。曾志时常去北京出差和学习,也会去中南海毛主席那里坐一坐,两人时常聊些家常,曾志还会向毛主席告陶铸的“状”。

这么多年来,毛主席对曾志一直很亲切,就像对待妹妹一样。在工作上,曾志和陶铸有了分歧矛盾,就会当面和毛泽东说起,毛泽东总是笑着开解她,或者帮助她想办法解决。

而曾志也清楚毛泽东对贺子珍的感情,在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曾志促成了贺子珍与毛泽东的最后一次见面,毛泽东和贺子珍交谈了一个小时。

60年代初,毛泽东也常常到广东视察工作或者休养。他曾经郑重地提醒过曾志,要告诉省委和市委,赶紧将一些老字号的招牌和一些比较有名的街道,找人拍照留存下来,不然以后这些见证历史的物件和房屋就会消失了。

但当时的曾志明显对这句话理解不够深,她也没有重视起来,没有很好地、很彻底地完成这个任务,后来才慢慢意识到毛主席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常常内疚不已。

1964年,曾志和陶铸一起前往北京参加会议,当时毛主席已经退居二线,在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还借着“过寿辰”的理由,破例办了个“寿宴”,其实就是想自己掏钱请大家吃一顿饭。

曾志夫妇还是和毛主席在同一桌,而现在,所有人都吃的很紧张,只有毛主席一个人在说话。曾志现在已经不是年轻冲动对着毛主席喊“老毛”的女战士了,她也和大家一同沉默。

散席之后,毛泽东向钱学森和陈永贵介绍曾志:“曾志同志,井冈山的,现在井冈没几个人了。”此时的曾志感慨万千。

1969年,曾志被调到粤北山区工作,在这艰苦的生活条件之下,她依旧发挥着老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群众一同劳动耕作。但广东太潮湿了,曾志年龄也大了,身体承受不住,她给周总理和邓颖超写了个报告,希望调到北方工作。

曾志随后被送到了陕西临潼干休所,在这里,曾志见到了很多熟悉的老同志,和他们聊天下棋,心情和身体都好了很多。

她别出心裁,在自己居住的房屋前后种上了果树和花草,种树的黄土是她自己挑的,肥料是她自己从公共厕所挑来的。

曾志在这里生活愉快,但组织、工资、医疗都不在同一个地方,十分不方便,所以她还是希望能回北京。

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曾志只能找毛主席。

她抱着尝试的心情,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将自己遇到的难题向毛主席反应。她其实并不抱有多大希望,但没想到后来她接到了李瑞山的电话,让她去一趟西安。

李瑞山对她说:“你的信毛主席已经做了批示,他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愿意留在西安的话,省委给你安排工作;第二,不愿意留在西安,可以调回北京……

曾志一听非常感动:“我愿意回北京工作。”

1973年3月8日,曾志和家人收拾好行李,高高兴兴乘坐火车前往北京。

到了北京之后,汪东兴专门见了曾志,告诉她来到北京之后算离休,不用去工作了。

组织还给曾志分配了房屋,需要几个月才能修好,组织安排他们一家暂时居住在万寿路招待所。这里还有曾志的老战友,大家相互打气,静待时局的发展变化。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曾志向他老人家的遗体作了最后的告别。

曾志跟随着毛主席战斗了半个世纪,她何其幸运,毛主席就是她革命的领路人。她的内心有着对毛主席的崇敬、信任和爱戴,更有着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至死不渝。这位为新中国革命事业奋斗半生的老革命家,她和蔡协民烈士的儿子,一直到她去世,仍旧在井冈山务农。

她去世前的遗愿就是将自己的骨灰埋在她曾工作过的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旁的树林里,与小井烈士墓相邻,和巍巍青山作伴。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