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非遗里的中国年 | 赵波:将汉服穿出来,成为国潮新“时裳”

4 已有 97 次阅读   2024-02-06 17:18
 非遗里的中国年 | 赵波:将汉服穿出来,成为国潮新“时裳” 

春节将近,河北卫视《看门道·品非遗》纪录片播出,赵波一袭红色明代宫服出现在镜头里,像往常一样,提起汉服,便侃侃而谈。赵波作为汉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传承汉服的衣冠之美早已融入他日常生活。

千年华裳,中式浪漫里的汉服意蕴

汉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从此,中国有了最早的服装制度,也是汉服制度的前身,直到现在将近5000年的传承,是汉服源远流长特征的显著体现。

民族的发展是一个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过程。汉民族向来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民族,以自身文化为中心,与北方游牧民族、西域文明等持续交流和融合,推动着汉服产生新的演变。魏晋轻灵飘逸、唐代丰美华丽、宋代清丽婉约、明代共谱华章……汉服在不同朝代的更替中各美其美,磅礴恢宏。

赵波介绍:“交领右衽”是汉服最大的特征之一。袖与肩相连,整个衣服的剪裁方式呈十字架式。领型是交领,衣服前襟左右相交,衣襟一般向右掩。交叉的领子在外观美学的角度,会显得仪态端庄。­­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中国自古作为礼仪之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服装礼仪”。所谓"只识衣冠不识人",不同场合、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要穿合时宜的衣服,这也就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服装制度。

同时,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在不同的节气会穿不同的服装,是内在心理情感寄托于外在的体现。冬至比较流行的纹饰“童子骑羊”,七夕的“牛郎织女”,中秋节的“玉兔”……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中国历朝历代的汉服装饰纹样上特别的一种讲究,服饰表面所呈现的图案基本上都有吉祥的寓意在里面,是人们当时所崇尚物像的一种外化。

赵波表示:通过对“交领右衽、上衣下裳、十字剪裁法”等传统工艺的传承,再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设计出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生活环境的服装,就是我们新时代的传统服装应该具有的大美华裳。

传承需要正本清源

服装是历朝历代中非常重要的统治工具,除了满足日常穿衣功能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整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综合国力的体现。

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出现了丝、棉、麻、竹等多种原材料的服装面料,这也是当时纺织高科技的体现。类似染、绣、纹样等传统工艺的装饰,无论哪种纹饰,都代表了时代审美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磅礴恢弘造就了多样的汉服款式,随着时代的更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演变,通过海、陆丝绸之路流散到韩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熠熠汉服,灼灼古韵”,当今人们通常采取仿制汉、唐等古代汉服,亦或者融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改良。赵波介绍:制作出一件合格的汉服,需要做到严谨,以出土的实物或者流传在世的实物为蓝本,可以避免史料图画和壁画上所呈现的汉服与实物之间的偏差。

赵波回忆起复制唐代“半臂”的过程,获取原物的精准数据信息以及寻求相同的面料是最大的挑战。复制的前提是能看到原文物,从传世的绘画当中我们无法知道它的原始面料,此外,从壁画或者是图片上无法获取足够的理论支撑。其中包括纹饰图案采用的是绣、染的制作技艺或者衣服的具体尺寸数据。

最终,赵波耗时两年完成了对唐代“半壁”的成功复制,让更多崇尚盛唐文化的服饰爱好者建立起文化自信,为后来传统汉服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信息,让沉睡千年的汉服“活”了起来,重新走进当代人的视野中。赵波认为当代的传承人需要肩任“正本清源”的文化使命,这也是自己进行唐代“半壁”复制的初衷。

汉服复兴在于“穿出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汉服穿上街头,走进生活和工作的不同场所,从国内到国外,汉服的持续破圈凝聚文化自信,彰显更美中国风。

赵波强调:对于年轻人穿汉服不应设立过多屏障,致使大家望而生畏。当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穿就行了。只有穿得多了,自然就会去研究。

从媒体、社会角度来讲,一定是对这些刚刚喜欢汉服、充满文化自信的人要有包容和称赞的态度,事物发展有一定的规律,而不是一蹴而就。

在赵波看来,他觉得新时代的年轻人一代比一代强,不管从文化素养、艺术素养都要高于上一代,尤其凸显在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上。

作者:赵波、侯东昱、吴孟娜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品方: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非遗传承人首先是传承与研究。除了非遗传承人,同时作为永清服装博物馆馆长的赵波,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所以自己无论是出书还是做服装,更加注重严谨、有理、有据。同时,在余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汉服的宣传,通过借助新媒体平台和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行汉服文化宣传,推动汉服文化复兴,成为国潮新“时裳”。

文 | Kean 审 | 钱琪瑶

来源   搜狐文化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