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坛奇闻] 吼书创始人曾翔:我的书法不丑,说是“丑书”,那是你眼睛有毛病

1 已有 191 次阅读   2022-07-20 21:30
吼书创始人曾翔:我的书法不丑,说是“丑书”,那是你眼睛有毛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现存的古老文明,拥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传承。

而书法,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承至今已有三千年。

书法的种类繁多,例如我们熟知的有“楷书”、“行书”等,这些在现代都是十分常见的字体。

那些我们熟知的书法形式,都是古人创造发明的。

那是否有一种字体是由当代人开创的呢?有的,那就是“吼书”。

所谓“吼书”,顾名思义,就是一边吼一边创作书法,现已被收录在字体库中。

而“吼书”的开创者就是曾翔。

有人说这是一种行为艺术,是艺术家在创作时激发灵感的方式,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手段罢了。

曾翔

曾翔的特殊创作方式,让他的书法作品极具争议性,“吼书”开创以来关于它的评价,就褒贬不一。

欣赏的人,赞叹其不可思议的创造性,和令人惊异的多样性表现手段,不喜欢的人,称他的书法为“丑书”,甚至连书法的门槛都够不到。

为此,曾翔曾毫不客气地回怼,“说我的书法丑,那是你眼睛有毛病。”

那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创造的又是怎样的书法,能让他成为书法界最具争议性的存在呢?

曾翔,号一夫,是当代书法家,现任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馆长,他毕业于军事学院,年轻时的曾翔在书法上只是简单涉猎,并不精通。

在他少年时期,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写对联的习惯,因此会书法的曾翔时常帮着村里人写对联,每次帮别人完成一副对联,他都会被邀请留下来吃饭。

那时候的曾翔只是单纯地把书法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到了1975年,曾翔随队伍到了北京,当时他随身携带了一支毛笔和他一起前往。

一天,曾翔来到和平门外的琉璃西街,打算到荣宝斋逛逛,这时他看到摆放在书摊上的唐人《灵飞经》小楷字帖,瞬间被吸引。

“好看秀丽、横平竖直、端端正正”是他对这本字帖的第一想法。曾翔没多想,掏钱就买下这本字帖。

《灵飞经》也是曾翔人生的第一本字帖,就这样,曾翔开始了每个人学习书法都要经历的过程,临摹字帖。

《灵飞经》小楷

他对着《灵飞经》一临摹就是两年,随后他又开始临摹《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曾翔在部队期间,潜心研习书法,很快就在部队里出了名,当时部队黑板报就是曾翔一人独揽,后来曾翔拜入了书法家王任名下,正式开始了他的书法之路。

那时的曾翔对书法十分痴迷,到处搜寻好的字帖来临摹,在他的钻研下,曾翔很快就在书法界取得了一些小成就。

与现在曾翔备受争议的字体不同,早期曾翔的书法是十分符合众人审美的,尤其是他的钢笔书法,用行云流水来形容也不为过。

也许是现在曾翔独特的作品太深入人心,以至于当我们翻看他早期的一些作品时,不禁感叹原来曾翔也会写这么正统的书法。

在曾翔早期的作品里,硬笔书法一直是他的代表作,不论是用笔的力度还是在点画的用意上,都是承大家之风,哪怕是外行人看到都能感受到曾翔的深厚书法功底。

有些方面例如点画间的关系衔接得恰到好处,两字之间首尾相接融洽,一切当代书法家该有的技巧的功力都能在曾翔的硬笔书法中显现出来。

1987年十月一号,曾翔曾参加一场名为“美报杯”的书法比赛,当时参加比赛的还有书法家刘洪彪,他也是中国当代书法界响当当的人物。

当时曾翔展出的作品是一篇行书,内容是十分应景的方志敏的作品《可爱的中国》,秀美的行书融合着曾翔对书法深刻的理解,使得曾翔的作品在一众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奖。

前几年,曾翔在北京办了一个展览会,是关于小楷的展会。他把展会取名为“思通楷则”,意为“接纳清代以来的楷书新传统,探索新的凯则”。

曾翔的这次展会也很好地体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

展会中,展出了很多不同时代的小楷,例如唐楷、魏晋、明清小楷,这些都为曾翔所涉猎。他的楷书中甚至还可以看出篆隶的影子。

据说能达到这种的水平的书法家全国也没有几个,这种书法形式对一个创作者的技能要求十分高,需要创作者在熟悉书法技巧的同时还会灵活转换。

至此,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曾翔并不是所谓的书法“门外汉”,他是真真正正有着几十年书法功底的人,他几乎会所有书法技巧。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的书法逐渐偏离原来的轨道,变成如今脱离传统标准书法的模样呢?

不知从何时起,曾翔放弃了他原来的书法习惯,开始了越来越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特色的表达。

“吼书”的出现,更是将他的书法特色推向了顶峰。

他开始以一种狂放的姿态进行创作,他泼洒着墨汁,一边吼叫一边绕着画布转,手中拖把大的毛笔杂乱无章地摆动着。

曾翔每次创作都像在释放自己,每画出一笔,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但凡看过他创作时的人,无一例外都被他深深震惊。

看到外界对他写字时喜欢吼叫的事情争议不下,他本人也曾进行过自我分析,最终给出了两点理由。

首先是因为吼叫能给予自己力量,尤其是在写大字的时候,通过吼叫能够使创作过程不沉闷的同时还能协调全身气力灌注到作品中去。

还有另一点是他的吼叫声可以遮掩外界的嘈杂,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写字中,从而为自己创造一个忘我的境界。

其实,这种创作时癫狂的状态,并不是曾翔的专利。古时早有一些书法家会在创作时吼叫以表不羁之意。例如历史上有名的“草圣”怀素,他在某次创作中狂吼三声写下近万字。

但这只是创作状态的雷同,在创作内容上,中国可找不出第二个曾翔来。

不管是他的书法还是画作,杂乱无章,毫无规律是这些作品的特征。甚至在有些时候,曾翔会直接把砚台砸在纸上,任由上面的墨汁在纸上四处飞散。

除吼书外,曾翔不规则的字体也一直为人诟病。

与曾经规整精美的书法不同,现在曾翔的书法以歪七扭八的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

乍一看更像是小孩子用毛笔写的字,让人捉摸不透,横不像横,竖不像竖,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书法家的作品。

尽管曾翔的书法受到了不少指责和谩骂,但仍然有不少艺术家和网友懂得欣赏他的作品,他们认为曾翔的字体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能让人感受到乐趣和美妙。

此外,曾翔的字体也被汉仪字库收录,起名为“汉仪曾翔禅趣”,有大巧若拙,淡然轻松之意。

外界对于曾翔书法的讨论,曾翔本人并不介意。

在他看来任何艺术作品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能被广泛讨论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接受那些说他书法“丑”的评价。

在他眼里,“美”、“丑”并不是一个客观评价,因为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美”、“丑”标准都不一样。

每一个事物在特定的情况下都能是美丽的,若是被标准化的审美所引导固化,那人们就会失去发现美的眼睛,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无趣且公式化。

不管是曾翔的“吼书”还是那怪异的小孩字体,他的本意是求新求变,希望以这种方式引起人们对于固化标准的讨论,从而引发思考和反思。

任何领域的最高境界都是哲学,尤其是艺术创作,几乎没有不和哲学挂钩的作品。看待一件超出我们审美能力的作品,绝不能单单以美丑去评价,更要了解的是创作者创作的本意。

有人说,曾翔这样的书法过程,表示了其对书法追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平正”到“险绝”的过程。

著名大家孙过庭曾说过:“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勿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大致意思就是,学习书法的伊始要追求平正,也就是所谓的“结字匀称,点画妥帖,横直相宜,骨肉相配,端庄沉着”,而险绝的就是“结字奇变、参差起伏、阴阳开合、出没无穷”的意思。

曾翔学习书法的前几十年,都很自然顺应规律学习书法的“平正”,这从他曾经的硬笔书法和小楷就可以看出来,那近乎完美的笔触,自然的连接,高超的技巧,就是曾翔走过的“平正”道路。

曾翔曾说过:“创新不是无本之木,想要走得远,就要扎得深。”

“平正”是基础,是开始。哪怕是现在曾翔的作品看上去标新立异,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他作品的根脉其实传统的,正因如此,有人曾这么评价他是“激进的传统主义者。”

但一个真正的书法艺术家应该是基于基本技巧之上再有所创造,否则将永远只是一个会写字的人,而称不上真正书法家。

随着曾翔对于书法思考研究的深入,他渐渐开始将书法带往一个“险绝”的方向,他不再拘泥于传统条条框框的约束,开始用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开创来独属于自己的门派。

而“吼书”便是他,在沉淀后所迸发出来的艺术品。

每一个艺术品都有他哲学的含义,每个人感受到艺术带给自己的启发也是不同的。相较对他创作状态的讨论,他更希望人们关注他创作的内容,感受他作品张扬的生命力量。

事实上,当一个人靠着争议性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后,人们对他的讨论其实也是一种行为艺术。

随着曾翔作品讨论度的提高,他本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鲜少有人会去客观地评价分析他,更多的是对他的不理解和嘲讽。

更有甚者看完曾翔的作品直接口头“开除”了他书法家的身份。

不少人看曾翔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书法大家,也有很多人,看曾翔称他对书法一窍不通。

现在,想要在网络上看到关于曾翔的正面报道很难,伴随他的大多都是“骗子”“混”等词条,俨然一个活靶子。

但很少有人愿意真正花时间去了解曾翔,多数人只是跟风地发表自己并不成熟的意见,在他们眼里,能写出这种“奇丑无比”的字体,曾翔无疑就是一个混入书法界的骗子。

然而据曾翔的学生表示,现实生活中的曾翔,却是一个开明幽默的老师,他没有中国传统老艺术家的严肃和刻板,反而十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深受学生的爱戴。

此外,他为人仗义,关爱学生,曾经将自己的房子免费留给学生居住。

据曾翔的同行张公友说,曾翔曾多次帮助自己的朋友、学生摆脱困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

如今的曾翔依旧活跃在书法界,致力于他书法理念的和哲学思维的输出,关于他的争议一直都在持续,也许永远都不会消失。

而曾翔本人对于网友们某些有失偏颇的言论,也会不厌其烦向他们解释,或许这就是一个书法家的胸襟和气量。

也许在他心里,对一己的得失早已不在乎,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为书法艺术带去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作为一个书法家,该有的名声和成就早在他年轻时就已加身,如今的他对于名利等身外物早已看淡。

“不管他人千方百计,我有自己的一定之规”就是曾翔坚持自己理念的最好阐述。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