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坛奇闻] 他是中国草书第一人,写了70年才成名,被称为一代“草圣”

1 已有 130 次阅读   2023-04-29 22:30
他是中国草书第一人,写了70年才成名,被称为一代“草圣” 

书法跟人走

人俗字也俗

“俗”,

千百万人脱不掉

不读书,越工越俗

不读书,再写总是个“书匠”

林散之画像

王希孟18岁,就画出了传世之作《千里江山图》

怀素42岁写出了《自叙贴》

黄山谷50岁左右写了《诸诸上座帖》

王铎56岁写出了《草书杜诗卷》

这些都是正值盛年开的花,没有林散之这么晚的

“三十岁以后学行书,六十岁以后学草书”

70岁左右出成果

林散之是典型的大器晚成

但习草书仅十余年就登峰造极,可谓惊人

林散之

(1898.11.20-1989.12.6)

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

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

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

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

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

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

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

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

但林散之认为,这是他学艺八十年积累的成果

生活在中国最受难和最动乱的年代

他很小就学书画,早年是个教书先生

后来赴上海从黄宾虹学画山水

他牢记黄宾虹“师古人,更要师造化”的教导

紧衣缩食,积攒旅费,游历祖国大江南北

使书艺更上一层

大部分时光还是清苦生活,寂寞研艺

居陋巷,住简屋

每天四点起床,先练一路太极

然后回到室中,悬腕百字

或楷或隶,悟其心得,凝于笔下

若干年下来,他积攒了满满两大柜“颜柳”和“汉碑”

他对待写字非常认真

有一回,成都杜甫草堂请他写对联——

侧身天地常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

来人求的急,他临时上阵,没有反复构思

结果把“自咏诗”,写成了“咏自诗”

求者说没关系,刻字的时候可以调过来

而林散之连忙摇头:那行气就不对了

于是,他又重写了数张,让求者感动之极

在长达八十年的书艺创作生涯中

他反复提炼,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创作方法

比如:一个上午,他往往只写同一个内容

一写十几遍,几十遍

摊在地上,挑出最好的,余者揉之

他说:这样写字,熟能生巧,能入佳境,易得精品

虽然在60岁才开始习草书

但这几十年的积累,对草书的迅速领悟

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生活里,林散之则诙谐不断,他在书斋吟诗:

我本山中一秃翁,秋天吹断耳根聋……

刚要继续,家人唤他帮忙淘米

他无奈步入厨房,取上几把米,放点水,晃动几下

家人说:没见过这样做事的?

他呵呵一笑:这叫大写意!又接着吟:

我本山中一秃翁,秋天吹断耳根聋。

淘米亦可大写意,营养不失入腹中。

1966年,林散之六十九岁

夫人病逝,林悲拗万分,顿使双耳失聪

是年,“文革”运动爆发,经历了七年的流浪生活

1970年春节除夕,他不慎跌人开水池中

全身严重烫伤,救治四个月始愈

右手五指粘并,幸被抢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

尚可执笔,自号“半残老人”

还是接着写字,不曾放下手中的笔

林散之早年的隶书极有味道

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清秀遒劲

可他自己不满意:走得太远,不如古人

总是很谦逊地说:好像太文了,不够金属!

他的草书墨色变化丰富,笔法劲道

在整体格局上看,不错

单个的看一个字两个字,就差一些

尽管这样,林散之晚年习草,获得顶峰般的成就

已经是奇迹了,后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1972年,他的草书条幅得到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

书名初震,是时七十五岁

次年元月,其作品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

此后,日本书道界对其书推崇备至

访华团体来中国,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

启功先生写过一篇文章

说看到林散之先生的草书,让他提意见留言

启功先生不加思索提笔写出四个大字“五体投地”

林散之仙去之后,当时中国称他当代草圣

赞誉他“一代宗师,三杰圣人”

人们总是关注到林散之的草书成就

赞其十年就能登峰造极

为何不正视那背后八十年的积累呢

为何看不见年逾六十岁还不言老的精神呢

要做的事,现在开始就不算晚

成功没有捷径

大器也从不怕晚成

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做学人,其目的在于运用和利人。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谈艺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探索人生。

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

艺术家必须是专同假、丑、恶作对的真人,离开真、善、美便是水月镜花。

——《林散之序跋文集》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