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校长办公室挂“江湖字体”,外行教书法,北大书法底蕴还剩多少?

3 已有 649 次阅读   2024-01-30 04:31
校长办公室挂“江湖字体”,外行教书法,北大书法底蕴还剩多少? 

也许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去医院挂号的时候,大家往往愿意挂的是那些“专家号”,如果是慢性病,也许等上一个星期都要挂一个自己满意的专家号,其实仔细想想,这还是一种“专业”的态度在作祟。全科专家不比专科医师吃香,这已经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大多数人认为术业有专攻,一个人能够精通一门医术才是正常的,像那种所谓的全科专家其实会给人一种“什么都会,但是什么都不精”的感觉,也许这才是他们比不上专科医师的原因。

这一点和老师代课一样,有时候学生的主科老师因为个人原因,突发情况来不了学校,便由副科老师代替(体育,音乐等),就会给人一种这个老师一定不专业的想法。

殊不知人家能够当老师,肯定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得来的,怎么可能会“不行”,但是这种固有思维却一直影响了很大一部分人,比如北京大学的书法老师。

很多人认为他们这些老师都是一些外行,如何能堪当书法老师大任,甚至还上升到了北大的书法底蕴还剩多少的看法。其实仔细研究下去,才知道这样的想法还是有理可据的。

国家级的顶尖学府

北京大学,这是一所全国人民都如雷贯耳的名校学府,也是众多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一个人如果能够考入北京大学,不亚于古代的全国中举。

当年的撒贝宁在节目上随意说了一句“北大还行”的话,就让他成了当今社会凡尔赛文学的鼻祖,可见北大本身的魅力所在。

文学,生物,物理,化学,绘画,书法,地理,体育等多门学科共铸了一个全能型的北京大学。自1898年北京大学创立以来,它已经为国家输出了太多人才,这所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从最初开始的建立就注定了它今后的不平凡。

近年来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屠呦呦,著名作家朱自清,在“非典”和新冠肺炎里面都有不俗表现的钟南山等等都是来自于北京大学。

2018年12月的最新统计数据,北大历史名人共计217位,都对我国的革命,文化,科技,经济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因此北大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万千人民的心。所以在它如今出台书法课程教师名单的时候,才会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

让人争议的书法课程

书法作为我国特殊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水平。古人云见字如见人,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人如果拥有一手好字,那么他的品性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让孩子们练习书法的传统,不过随着科技发达,电脑手机的普及,书法也在时代的洪流里逐渐没落了,就连国内首屈一指的名校学府的书法底蕴也难逃一劫。

北大的书法历史悠久,从1917年蔡元培为北大校长以来,北大就成立了书法研究会,还邀请沈尹默担任书法研究会会长。

自那时起,精通书法的名家大家纷纷来到北大执教,这些人不仅是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往往也是书法界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到来奠定了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书法艺术。

回想当年,书法,文学,哲学等一众大家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切磋技艺时的场景,真可谓是学术美谈,但是如今看来,北大的这种底蕴已经悄然无息。

事情的起因还是得从一次新闻采访时说起,2018年一家媒体,采访了当时北大副校长,画面中我们看到,校长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副“龙飞凤舞”装裱好了的书法作品。

其实与其说它是一副书法作品,还不如说它是一副“江湖作品”来的实在,因为这四个大字真的是龙飞凤舞,整个字体流露出的是江湖上流行的花体,根本不是中国正统书法的传承。

难怪当时这段采访播出之后,很多网友都不约而同对北大实际的书法课程感到怀疑,怀疑北大的书法底蕴已经没有多少了。

书法课程执教教授的现状

其实不少网友会这么认为,当初人们仔细研究发现,北大的书法课程主讲教授竟然是一名法学家。所谓术业有专攻,很多人都对一个法学家来任教书法课程感到些许疑惑,如此“外行”,教出来的书法,真的还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吗?真的还有书法传承的那个味儿吗?

其实对于北大书法底蕴的争议很早便有之,早在2011年3月就有人在报纸上刊登了《北大为何会缺少书法》一文,浅谈了缺少的原因,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北大的书法底蕴越来越薄的现实。

不仅这篇文章,若干年前的衡正安先生《北大,你为什么离书法那么远?》,也直面了这个问题,当时还在文学界和书法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衡正安提出北大的书法教授有些都不能理解什么叫“中锋”,这种基本书法功底都难以达到的老师能否给新一代学子带来积极向上的一面?针对于北大启用其他学科教授为书法老师的做法,衡正安更是犀利的指出:正是因为北大没有正统内行的书法大家,才把外行拿来执教!

小结:

衡正安的话不可不为直击要害,不过这也从侧面给我们书法传承敲响了警钟。一个文化如果没有新一代学子的学习和认同,那么它最终在历史进程中消亡也是必然的。书法作为我国一个传统技艺,它不仅代表着我国文字的历史,还有着文人墨客的风骨。

因此书法不能丢,不敢丢,也不会丢!而要做到这一点,势必要把书法的传承做到极致,莫不要最后留给下一代的仅仅是一些“东拼西凑”的江湖之作,让那些真正风骨之中的东西却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为了保护书法不丢,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要培养爱书法,敬书法的思想,只有从内心想要学习它,最终才能将它发扬光大。

而本身书法传承者,也要做到经常弘扬书法,让书法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响知名度,只有这样才会引起更多的人主动站出来保护它传承它,如果这样良性发展下去,笔者认为书法的传承不将再是北大一个学校的责任,铭牌,更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瑰宝。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