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谈书法家-----苏立学 --肖喜顺

8 已有 8240 次阅读   2012-02-27 22:13   标签class  成熟  office  书法家 

  “越是成熟的稻谷,腰弯的越低”,我觉得这句话用在苏立学先生身上非常合适。苏先生年纪并不大,然而诗、书、画、印,样样俱精。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在一家管理非常严格的外资企业任职,能有如此成就,令人佩服。

 

每次见到苏先生时,他总是一脸憨厚的笑容,那么谦卑,那么亲和,好像久居海外的游子刚刚荣归故里。当问起最近有什么“新作”时,他瓜熟蒂落般提笔一挥:“又是一年芳草绿,梨花如雪簇簇开……”一幅佳作片刻问世。

 

 苏先生的镜片又厚又大,但挡不住他深邃目光,也许与他的工作有关,他将印花与染色的一丝不苟,用来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的美,“物不入眼,心何得之”,所以,一首首小诗写的那么细致入微,一幅幅画作,画的是那么充满诗意,一幅幅“真”“草”“隶”“篆”写的是那么成章成帖。

 

 很多书家都希望习古而不泥古,能写出自己的风格,被世人称颂。但这谈何容易,如果没有对书法长期的研究和发掘,没有渊博的学养和灵气,是很难自成一体的。

 

先生的书法作品,无论他是否署名,我都能一眼认出,如果说启功老先生的字如茶中的“毛尖”,那么苏先生的字既不像“铁观音”,又不像“大红袍”,而是非常香浓的咖啡!苏先生的隶书,能让烦躁的心很快安静下来,随着“拨云见古道,避世修静心”的词意,会让你很快“皈依”。他的隶书,结字宽厚、简约,像一尊尊玉佛,笔短而意长,气息高古中又不乏幽雅灵动。

 

很多人,几十年来练过了十八般武艺,然而到老一拳也打不死个蚂蚁。是不用功?还是方法不对?所以现在的老板常对员工说:不谈过程,只看结果。

 

先生你读了多少本书,练了多少张纸,其实都在你的诗里、画里和书法里,也在世人的眼里、心里。

 

热爱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你,会越来越得到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及世界人的认可……

 

                                             

 肖喜顺于青岛半憨阁2012.02.27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