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散文·杂文] 杜斌老师课徒稿

5 已有 2296 次阅读   2011-09-22 17:01
杜斌书画20110921讲课内容
今晚 我就来畅谈一下我的一个基本观点今晚  我来说说文人画的前途
文人画在当下的尴尬
我先讲一个故事:
一个老外很喜欢中国文化  他来到中国  要求一个国画家给他画一幅竹
这个画家很快 很洒脱的就画完了一张竹子
老外非常不满:
这么大的一张纸,怎么才画这么几笔?
国画家只好又添加了一块石头
老外还是感觉东西少了
又再添两只飞鸟吧
老外:怎么没有颜色?
国画家:这是水墨画
老外:没有颜色就像素描了,加一点颜色吧
国画家很无奈  又给石头上了颜色
老外还是感觉画面太少东西了
国画家很是恼火
最后又用颜色添加了一些背景
老外还说:怎么没有光感?透视也不科学呀
。。。。。。
最后 老外失望而去。。。
上面说明什么问题?
老外不懂!!!???
一如:鱼乐还是人乐  都需要修养的
其实  这种文人画很暴露出一些问题
我试着从三个方面来略微解释一下:
1文人画  就是文人的绘画  注意这个前提:文人
这个前缀  很打折扣的
画家就是画家  还多出两个字:文人
文人画家----别扭不
其实 这个称呼老早就有的
也不是现在的产物
现在很多的前缀和后缀  都是很有水分的
银河系******画院,****部***村协会。。。。。
世界*****书画家*。。。。
太多了。。。多如天上的繁星
而且  当下又几个可以算是文人?
随便的几笔涂抹  一手外星人也看不懂的方块字
几句比打酱油还要酱油的所谓的诗
就是文人画?笑话!!!!!!!!!!!!
有辱斯文!!!!

前面说了“文人画”这个名词  下面说说它们的手法和艺术观点
2寥寥几笔  空洞无物的摆饰
贾平凹先生也经常说:一看这个画,就知道是60后画的
这里的60后 不是只60年以后出生的
而是说  这是60岁退休后为了锻炼身体  才学习画画的
也就是贾先生所说的:老年书画大学毕业的
简称:老大出来的
没说我们的老大----特此解释
尽管解释也是掩饰  掩饰就是编故事
很多这样的所谓的笔墨  拼凑在一起  就是所谓的画家作品了---文人画就这样诞生了
忽悠  忽悠我们  忽悠我们的文化!!!
3现实中的尴尬
随便买一本书  懂一点写字  练习3个月 
或许 就是文人画作品了
所以 现在的画家满天飞
比蝗虫还要多
其实  这种画是上不了台面的
在国展中  要是用这样的画去参展  评委一脚就踢人了:这种画也敢拿来忽悠我们哥们,以为我们哥们是吃素的?
白白浪费的参展费!!实在可惜。。。
近20年来   国展中几乎没有了文人画的踪影!!!!
这也是现状!!!
爱好者不能更好的理解,权威人士也不能认同
这何止是尴尬!!
我先喝茶。。

也有人会问:当下很多名家也是画文人画的,难道他们也是不好?
这个问题 上周我们说过的:要关注这个画家的背景,才能更好的把握整个事物
现在画得简约的画家很多  如:霍春阳。。。
其实霍先生在很多年前 尤其是他没有出名前  他的画也是很繁复的
他的画价现在很贵  但是买他的画  人又太多
就是用他现在的5倍价格  他也不可能再画以前那种画风了
市场   很左右人的  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 大家要清醒
总之文人画是个传统的画种
但是在当下处于极为尴尬的状态

很多人对绘画的练习都是从文人画开始的
那种无病呻吟,空洞无物的表现形式
在当下既没有了视觉的冲击力
也没有了当下的开拓性
在文化多元的这个时代里
那种迂腐,酸溜溜的文人气息  是很不入适宜的
尽管 我也学习过文人画
至今仍旧崇拜八大,徐渭,陈淳。。。。
但是  事物总是需要发展的
在他们的时代  他们的美学是最好最高的
他们的高度和美学  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啊
也不是我们这个快时代能够达到的
我们太快了
有必要认真研习他们  虔诚的研习他们
更有必要抛弃他们  发展他们
为我所用!!!
为我们这个时代所用!!!
我今天很冒失的说了以上观点
愿故人们原谅我  原谅我的无知   也原谅我的虔诚!!

文人画---真的想说爱你不容易!!!!!!!!
谢谢大家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