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4 已有 2918 次阅读   2019-02-13 21:16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清卧居 2016-08-20 19:46:46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艺术简介:

李晓松,1968年生于山东淄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画家、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李晓松工作室导师,中国教师书画院特聘副院长、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艺术交流委员会顾问,徐悲鸿画院书画院顾问,《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写意山水画创作研究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解读: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行歌独来去 68x68cm 2016年

题识:行歌独来去,坐上东山月。丙申年于京西晓松写。

先锋视点:这幅画的布局精巧,把初春万物的生机展露无遗。画面中树木交枝错叶,穿插有致,部分云和山体留白,笔墨层次分明。河岸边有一村姑凝望远方。各种树木遍布山腰,虚实相间,浓淡交错,画面自然生动,不为法拘。山峰上一塔矗立,与隐于云海若隐若现的远山遥相呼应,天水一色,用花青代替留白来表现,这样看起来更加纯净,氤氲缥缈,天地静无尘,心灵在山水之境漫游。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沾衣欲湿杏花雨 68x68cm 2016年

题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人句,丙申年晓松于京西。

先锋视点:这幅《沾衣欲湿杏花雨》笔法细腻,用墨既有高古之气,又有空灵疏野的神韵,气象静穆,笔力遒劲。在画面中抒写了宁静典雅的人文意境。杏花开放的初春时节,绵绵细雨中一幽人雅士漫步出山,他虽然戴了斗笠但衣裳似乎也被淋湿了,迎着和风沉醉在春的气息中。其沉静思索的姿态映衬了大自然的清幽。作者凭借此作诠释了沉静的文人雅士生活的情怀。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墨云拥秋山 68x68cm 2016年

题识: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寺。明人句一首,清卧居主人晓松画于京西并记。

先锋视点:作者在驾驭笔墨方面有一种非凡的表现力,无拘于既有的规范、绳墨,而一任情感倾泻,横竖涂抹,逶迤成章。枯湿浓淡兼施并发,颇尽笔墨变化之能事。无论是画树还是画石,行笔拙厚而酣畅。枯笔使用后,往往继之湿笔润泽,使水墨交融、顿生韵味。远景的云海浓墨熏染与淡墨轻抹相结合,遥望灰色的水平线,将风雨将至的大自然奇幻景象淋漓尽致的映射到画面上。近景处三只羊徐徐走来,这也是作者在画中常用的题材,寓意吉祥。整个画面构图奇巧,不拘于古。可谓是传统中又有新奇。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竟日雨冥冥 68x68cm 2016年

题识:竟日雨冥冥,双崖洗更青。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唐人句,岁次丙申年晓松画于京。

先锋视点: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竟日雨冥冥》充分表现了情和景的交融互渗,数株毛竹随微风摇曳,一櫵夫穿梭于风影之间,隐现疏林中的村落农舍倚于山脚下,山鸟南飞,融合在云海中......近、中、远三景显得曲折起伏又虚实相生,诸景既相互系连,又不显迫塞,富有层次感和深远感。被雨水洗礼过的山村更加纯净,静寂,这也是作者意象中所期待的那一种宁静吧?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露凝为霜 68x68cm 2016年

题识:露凝为霜,草木幽径。进入一种寂寥的清寒。丙申晓松写。

先锋视点:“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深秋时节的月夜,云雾朦胧,霜凝而白,大地退了绿裙,草尖上的一色白霜,似被涂上了一层乳酪。空谷寂然,光雾凄迷间,幽居的茅草屋几间却不见伊人,近景处静拥而立的树木和翠竹让静穆的月夜添了几分清寒。作者通过对月光下光与影的体现,让整幅作品意境格外寂寥,给人以沉静、清凉的美感。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禅林月望 68x68cm 2016年

款识:穷款。

先锋视点:《禅林月望》描绘了宁静的田园生活和诱人的乡土气息,月光映射下忽隐忽现的远山与无边的天际自然的融合,一道极光似划破无尽的苍穹,山峰顶端矗立的望月亭成了诗意的栖居。山脚下的幽居之士与背景空间融为一体,让画面充满生命的流动感。整个画面传达出一种神秘幽深的意境,淡淡的感伤,寂静的味道。在体现出中国画平面性、写意性的基础上,通过光和影的运用使画面产生了隐喻之美,空灵之美。同时体现了作者主观意识中的远离尘嚣的“心灵之光”。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一片雨半山晴 68x68cm 2016年

题识:一片雨,山半晴。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唐人句,丙申晓松于京西清卧居。

先锋视点:山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芬芳,沁人心菲。清凉的风,淡泊的云。一隐士伫立于山坳里的溪水旁,静静凝思。看流云聚散,禅意清辉弥漫。微风拂林,郁郁葱葱。云雾迷朦中远山与雨后的祥云相拥。“道”、“气”、“象”、“天”、“地”、“人”和谐而变化的统一,营造出一个恬淡如水,沉定如钟的桃园幽世。这也是作者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的完美融合。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暮色凝远山 68x68cm 2016年

题识:暮色凝远山。岁次丙申于京晓松画之。

先锋视点:整幅作品结构繁复而奇幻,轻勾淡赭与花青。远景云烟飘渺,夕阳的余晖若隐若现。中间山体用渴笔勾勒,树木与山融为一体,增加了山石的整体性,山中蜿蜒一条櫵径,伫立一村姑遥望远山,早起耕耘在绿野田间,黄昏背柴回家......画面上宁静沉郁,荒野幽邃。通过清幽的环境描绘给人以无限的联想。不难发现作者今年的新作很多画面都有幽居人物的体现,这和作者的心境是息息相关的,更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吧!在如此喧嚣的时代作者内心对古朴雅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雨洗月痕新 68x68cm 2016年

题识:天垂湖色湛,雨洗月痕新。宋人句,晓松画于京西清卧居并记数句。

先锋视点:《雨洗月痕新》的笔墨是“自在”的,并没有追随时代。作者不为陈规所缚,率真性情,通过画中山水的形体现了自然也体现了自我。此画以淡墨晕染,浓墨强调,赭石、花青、三绿设色,浓淡枯湿,恰到好处,形成了生动的墨韵,巧妙的点出了雨后寂静幽居之意境。半隐的农家小舍,悠远的山径,被云海环抱的远山可谓 “高者千仞、多奇形异势,自非烟褰雨霁,不辨见此远山矣。”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白云满地红尘少 68x68cm 2015年

题识:白云满地红尘少,觉得闲中意味长。乙未秋月于京西晓松画并记数句。

先锋视点:《白云满地红尘少》一画构图奇峭,山峰走势怪异,树石坚硬,幽居掩隐于山底,一隐士悠然自得,似在等待故友来访,又似闲来打扫农舍小院。画面用淡淡赭石铺底略施青绿加以润色,显得既典雅而又别致。读此作亦能让烦躁的心得到沉淀,多一些闲情逸致之意。这也正是文人雅士的慢生活!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竹风禅心 68x68cm 2016年

款识:晓松。

先锋视点:清夜无尘,月光朦胧,轻风拂林,竹影摇曳,禅心静悟林中水。一参悟者禅修于此空灵幽境,一片禅心盘桓其中,凝定得如远山上的石塔,不见纤微的漾动。任有多少浮沉悲绪,缱绻心事都在顷刻涤荡净尽,化于无形之间,遁入不思之境。与月光下的翠竹、树木、山石、云水相融合,构成了空幽山谷里的禅境。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屋上青山色 68x68cm 2016年

题识:屋上青山色,窗前流水声。丙申年晓松画于京西清卧居。

先锋视点:此画布景既合常规,又别出匠心。其用墨浓淡干枯,变化丰富,不拘定式。山脚下的幽居前后竹影摇曳,作者常以竹入画,这是不是作者文人情怀的一种体现呢?以花青润色的苍穹拥着峭拔山峰环绕在幽居屋上,云海弥漫。本作既让我们感觉到山河之美,也感应到宁静而不空寂的意境。古有司马光隐居的独乐园,今有作者心灵的栖息地《屋上青山色》。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东山云起 68x68cm 2016年

款识:东山云起。丙申年晓松。

先锋视点:透过近山、杂树 ,隐现村落茅舍,一条幽径延伸远方,砍柴归来的少年以及恬静的农居生活,富有古朴宁静的生活气息和自给自足的生活精神,远景云气弥漫,无边无际的云海,将读者带入了苍茫云海间的神秘幽远的意境。整幅作品开合、疏密、动静、虚实,皆得自然之妙。给人以“境生于象外”的深层意蕴。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人间尽似逢花雨 68x68cm 2016年

题识: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唐人句,丙申年晓松。

先锋视点:作者是一位放荡不羁的山水奇才,他对绘画的苛刻态度与自由飘逸的思维方式,更是造就了他那潇洒的笔法墨法以及独特风格。《人间尽似逢花雨》是一幅构图奇幻,构思巧妙的画作。空寂的山谷里,清丽的水云间。流泉水纹荡漾,好像是春雨的抚摸,又像春风的轻拂。山、云、树木、流泉、房舍、雅士皆在春的怀抱里。作者化身画中雅士,在雨中若有所思,似乎是被这淅淅沥沥的春雨阻碍了前去看花的脚步...影射了作者“得,待之以淡;失,待之以常”的心境。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杂花流水总关情 68x68cm 2016年

款识:杂花流水总关情,丙申年晓松。

先锋视点:群山连绵,小舟流水,近景湖边毛竹几株,向着阳光的方向倾斜着,湖水湍流有声,山崖巨石阴阳向背,在山光中变化明灭。山上苍松浓郁,遒劲多姿。远山则以极简的轮廓体现,天空以花青代替留白处理,和前景的重墨形成对比,富有光感变化和层次感。画中的景色组成了一个生机活泼的生命体,杂花、树木、流水、山石都是有生命的,紧紧相拥于大自然。笔者亦想成为这美景的一份子,每一个早晨航行在晨曦的湖面,每一个黄昏遥望在无尽的水云天,把思绪都消失在波涛里......

解读李晓松山水画丙申新作

▲ 幽谷入梦 68x68cm 2016年

款识:丙申晓松。

先锋视点:中国画用光,古有黄宾虹先生多光源的散光——意象光、李可染先生一元光的逆光——具象光,今有作者的心灵之光。《幽谷入梦》的光是动荡着全幅画面的一种形而上的、非写实的宇宙灵气的流行,贯彻中边,往复上下。作者在传统的用墨基础上,将自然之光和自己独有的“心源”相融合,用通透的笔墨体现在无边的虚白上,赋予了画面里万物生命,清谧、寂静、空灵......在墨韵的海洋中显示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陶泳于万物之间的动逸之气。笔者大胆猜测继“古风今雨”“月下观山”“灵心自悟”等题材之后,“心灵之光”会不会是作者下一个绘画题材呢?

*更多艺术动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李晓松

*李晓松艺术工作室微信:Lxs_Ysgzs

*李晓松艺术工作室邮箱:lxs_ysgzs@163.com

李晓松艺术工作室搜狐公众平台:李晓松艺术工作室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