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他的百岁生涯只做一件事:用光影传递东方人文意境之美

5 已有 1522 次阅读   2020-04-13 21:30
他的百岁生涯只做一件事:用光影传递东方人文意境之美 

今天是一代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1892-1995)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日。

郎静山先生是中国第一位的职业摄影记者。他山运用绘画技巧与摄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叠,创立“集锦摄影”艺术,以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第一人,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

1980年,纽约摄影学会将郎静山评选为“世界十大摄影家”。

总是一袭长衫,清癯安宁,静静地站在那里,就有一种超然的气度和个性。他的一双黑色布鞋,背着照相机走遍千山万水。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

他以相机代替画笔,呈现水墨之美,重塑了中国画的山水意境,在摄影艺术中融入了绘画的高超境界。他漫长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用照片向世人展示浸润了东方式智慧的中国传统绘画之意境美。

郎静山的光影世界

东方人文的意境之美

《云深不知处》

作品完全脱离了黑白摄影作品对光影、层次与清晰度的要求。而用张大千的背影对着观者,并以茫茫大雾围绕着相中的主角。这可以是梦中的不知状态,可以是飘渺仙境,可说此人想要看清前路,亦可说此人觉前途迷惘,端看者的心在何种状况而定。以浓浓大雾衬托单调的人与树,更是别出心裁。

《晓汲清江》

中国古话论清淡虚灵谓之气韵。《晓汲清江》即是庄子所言“实景轻则虚景现”的表释。由原来的风光照我们更可见其创作之用心。庄子论艺术在于清远虚无,郎静山的作品中《晓风残月》、《云深不之处》和《晓汲清江》,虽各有表述,但作品之本源即发自庄子所追求的虚静之心。

《松荫高士》

暗云春光凝不里,胸怀一片总是强。

老树多姿环如宇,仰看虚空誓满志。

《仙山楼阁》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终南阴岭秀,层层山外山。

《云峰鸟语》

晴山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曲径如通幽,暮禽相与还。

野郊临山角,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春树奇峰》

归山深浅去,丘壑雄壮美。前枝衬远山,不见桃源路。郎静山先生自己所满意的集锦作品《春树奇峰》,于世界国际沙龙得奖34次。当时并未在底片接合处做出完全的调和,远山与近景反差较强,但明确地传达了距离之概念。

《吴门归棹》

《万瓦层层》

《金波泛筏》

《无车运斧》

以中国绘画传统元素的主题兰,并着重于光纤的变化,郎静山对于相同单纯的主题喜做不同的练习,融合创作者自己的精神。从心理学、视觉美术的观点,往往观者可以把一幅作品分析得十分透彻。而最难的是能够参透作者的意念,及了解其中不可言喻的感受。这是创作者背后的东西。郎静山作品亦不乏此类,由意象暗示观者的作品。

《香生九畹》

《晓风残月》

1945年《晓风残月》描绘的是一对恋人,即将离别,彼此的感受如随风飘逐的柳丝般慌乱。恋人的心,于小舟中摇摆不定。踏实的田地也没于湖中,不再可靠。渺小的远山遥不可及,居高临下的柳枝,与几个简单的主体酝酿出感伤的氛围。这一丝丝、一丁点儿的韵味道尽了离愁。中国艺术中余音袅袅,风味犹存的含蓄之美,就是如此展现。细心的欣赏者可能会发现,底部的稻田怎么会没有田陇而直接与水相连。或许,多数的观赏者只会被这张作品的诗意所吸引,而不易擦觉出这其实是用四张底片集锦创作而成的吧。

《衬花云彩》

《临流独坐》

《坐看云起时》

《春耕》

《树影湖光》

《望岳》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