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试卷真迹,手写字让人汗颜,犹如印刷体

2 已有 189 次阅读   2022-12-22 13:35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试卷真迹,手写字让人汗颜,犹如印刷体 

提及中国古代的书法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王羲之的名字,他的一幅《兰亭集序》令世人趋之若鹜,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的名号。然而留存世间的仅有仿品,相传真迹还在那唐太宗的昭陵里。

而在清朝年间也出现了一位书法斐然的人物,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他就是刘春霖。相传啊,他的书法端正到就像是印刷在纸上的一样!

小楷字形,注重清腴

俗语有云“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这颜真卿可是古时的四大书法家之一,能有资格与他相提并论的人物,那么他的书法一定不一般。

在这句俗语中提及的大楷与小楷,就是古时候的楷书,这是我国书法史中的五体之一,也是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字体。因此,倘若想要将楷书写得尽善尽美,肯定是需要下苦功的。

小楷,呈现于纸上之时,每个字体的大小不能超过三厘米,一旦落笔较重的话,很可能就会将字糊作一团,无法做到清晰透彻。因此,古人对小楷书法的要求就是“清”和“腴”!

什么是“清”?意思是在书写之时,每一处笔画都要清楚展现,不可模糊处理。由于小楷的字体很小,想要做到字字清晰,这是十分考验书写者的书法功底的。

这所谓的“腴”指的是字体需要呈现出丰腴之态。因为小楷字形纤细,在书写的时候很可能就把它们写得十分瘦弱,这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过太过丰腴,超出了这个度的话就会显得十分臃肿。

因而,在用小楷进行创作的时候需得落笔清晰干脆,但每一笔还要保持坚实的力度。并且,古时候用小楷书写的人很多,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易事,但状元刘春霖却办到了!

字形清俊,考官满意

自隋唐之后,如若想要入仕做官,那么必须要参加政府举办的科举考试,只有拔得头筹者才有机会得见天颜,才有机会进入官场,刘春霖同样也是通过科举成功入选的。

想要当选科举状元,除了需要有斐然的文采之外,还要写得一手好字。如果字迹潦草,很难阅读,即便是内容再深刻的文章,批阅者也是不想花心思去阅读的。

更何况,这些被挑选出来的试卷最后还需经由帝王去审阅的,一旦字迹太丑,那不就是有失体统?

而刘春霖之所以能够成为状元,和他那卓绝的小楷书法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他是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权力掌控者并不是清帝了,而是慈禧太后。

那年是慈禧的七十大寿,由于此时的华夏正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局势之中,所以这位太后为了“粉饰太平”,她就命人举办了一场科举考试,希望用这件喜事来冲淡那些不快之事。

在慈禧太后拿到了参考学生的试卷后,她看到刘春霖的答卷字形清俊,内容深刻,颇为满意,但他的答案却不是最让太后觉得惊艳的。

得幸于名,当选状元

在这届考生之中,有一位名叫朱汝珍的考生,他的答卷才是让慈溪最为心仪的。可是这位考生却没有一个好名字,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这个阶段,光绪皇帝每天都想着该如何从慈溪手中夺回属于他的帝王之权,这也让慈溪很是头疼。

另外,光绪帝的后宫之中有一位深得帝王宠幸的珍妃,为了讨帝王欢心,她还胆敢违逆慈禧,天天与光绪帝商讨着该如何进行改革自救,以保清王朝的长治久安。

慈善太后对珍妃和光绪帝的行为和行为是非常不满的,但碍于形势她暂时还不能对这两人动手。所以,当慈禧看到考生朱汝珍名字中的那个“珍”字的时候,就想起了处处与她作对的珍妃。

由于朱汝珍的名字犯了慈禧的忌讳,原本属于他的状元头衔当即就给取消了。反倒是第二名刘春霖,他的姓名让慈禧感到了一丝丝欣慰。

当时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下,慈禧每日都操心着该如何实现清王朝的自保,一点喘息机会都没有。现下,趁着大寿好不容易心情舒畅了一点,又看到朱汝珍的名字,更不开心了。

而刘春霖的出现就像是给“久旱”的清王朝带去了“甘霖雨露”,可能是出于自我欺骗吧,慈善就定下他成为这一年的状元郎。

超脱桎梏,楷书冠世

当然了,刘春霖除了有着一个好名字之外,他的小楷书法同样也让慈禧太后赞不绝口。从这位状元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中能够看出,他所写的小楷清晰丰腴,平雅端正,看上去规整统一。

而这类的小楷字体在清朝年间被称作是馆阁体,也就是这个时代中考生通常会选择的书法字体。早在明成祖朱棣年间,这位皇帝就对这样的字形大为赞赏,一时间名重朝野。

为了迎合君王的喜好,考生才会争相模仿这样的书法字形,为的就是能够在科举考试之中多一分斩获帝王欢心的概率。

然而馆阁体在时间的发展中却也出现了一个缺点,由于这种字体变成了应试字体,在纸上呈现出来就会有一种大同小异之感,没有丝毫特别之处,就像是用印刷出现的一样。

但是刘春霖却没有被框死在这种字体之中,在他成为了清朝状元后,他不需要再为了应付科举考试而只用馆阁体进行书法创作了。所以,在后期他的书法作品中有多了一丝活力与生气。

刘春霖的小楷作品,字形笔画不但清楚端正,而且还摆脱了馆阁体的限制,于是就受到了世人的推崇。因而,在史书中对他有着这样的记载,即“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

这也代表了在清朝年间,没有一位书法家的楷书能够超越刘春霖的,他就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书法大家。

从他的书法作品中除了能看到规整的字迹之外,还能感受到蕴藏其中的一种艺术气息,这也是刘春霖书法的魅力之所在。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