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走出当代书法误区

14 已有 2107 次阅读   2014-02-23 16:18   标签normal  style 

转载:中国网络电视台:复兴论坛

       
                           走出当代书法误区(摘录)
                                                   
                                                                                                     圣君

        事实上,从一开始,有些现代书法就走入了某种书法误区。糟糕的是,十余年来,只见不断地有人陷入书法误区,真可谓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却未见有人从书法误区中迷途知返,又可谓执迷不悟,鲜见有另辟蹊径者。
      检视一下这十余年的现代书法作品,似曾相识者何其多!想当初,现代书法萌蘖时,曾高喊着“反对重复、僵化、守旧”的口号,曾几何时,自己却重蹈覆辙,丧失了创新的锐气。真可谓才出牢笼,又入篱笆。
      如果说,一些现代书法在滥觞初期踏入书法误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的话,那么在事过境迁的新世纪里,此种现代书法若还在误区之中蹒跚、不能自拔,则是当代书法历史的不幸了。
      何谓当代书法误区呢?它有何种表现形式或弊端呢?
      当代书法误区是指貌似现代书法实为传统或伪现代书法的表现形式或书写样式。

      误区之一:将字写成象形文字,反复套用,很表面化,并无多少新意或艺术性可言,因而显得幼稚、浅薄。想想看:就连古人都废弃不用的象形文字,当代书人不加改造地拿来当宝,有何现代性可言?这只能说明套用者的无能和复古倒退。创新绝不是简单地复古或重复古人的历史遗迹,而是在更高的历史轮回上的重构,它不是靠翻几本古字拓本或古摩崖石刻的图集或照片,就能创新或解决书法艺术语言的现代化、当代化问题的。老实说,象这样低能的仿古行为依然是传统,与真正的创新意识相距甚远,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甚至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误区之二:将书法写成儿童字,以追求率真稚拙的天然情趣。巧字拙写、老字稚写自古有之,本是书艺的至高境界,无可厚非。可惜的是,如今的许多书写者只是简单地模仿儿童字体(而不是建立在对传统碑帖的精深钻研的基础上和个中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沉淀及文化积累)。这些模仿儿童的所谓现代书法,感觉不到任何文化信息和底蕴,浅得象薄碟子里的水,几乎与儿童字一样没有文化水准,而且由于做作,又不具备儿童字所流露出的真正的率直天真、无序稚拙,因而美感尽失、成为伪现代书法的又一变种。现代书法并非简单地模仿儿童的字体,而是书写者天真童趣的自然流露,其中又表露出深厚的文化信息、历史积淀与美学蕴涵,是更高层次上的天然稚拙的书法艺术语言。否则,这正好成为一些既没有文化素质、又没有传统功力、更没有现代知识素养、没有创新才气的蠢才的避难所和首选,他们以此来遮丑,掩饰自己的低能、无能、无知、无德。这种人往往是混水摸鱼、趁火打劫的伪书法家,他们的动机和原因是:把字写好太苦太累,反正也写不好书法了,干脆乱写乱划,走捷径,说不定能歪打正着。

      误区之三:将书法写成冷门古汉字,这种书法表面看起来挺稀奇古怪,似乎颇有新意,其实这不过是一种伪现代书法而已,既便是写得好的,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种传统书法的现代翻版而已,岂能称为现代书法艺术?其现代性何在?何创新之有?更何况大部分此类作品写得并不好,无论用传统书法的标准还是现代书法的要求,哪头都挨不上,真叫不伦不类。此类书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和改变书法的传统陷阱,并没有形成新的书法语言,其语汇仍然散发着陈腐的僵尸气息,无论从形式感还是语言性上都是在重复或复制传统。因而,此类书法致命的弱点是缺乏新鲜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个性特征,让人恍如隔世,不知今昔是何年。试想,这样的书法怎么能叫作现代书法呢?

      误区之四:将书法写成画。此类作品最容易也最简单,因而流传最广,几乎成泛滥之势,只要是个会拿笔的鸟人,都能信笔涂鸦,都会饶有兴致地挥洒一通。最常见的是写鸟就画成鸟、写马画成马、写龙画成龙、写牛画成牛、写虎画成虎、写猪画成猪、写飞画成翼……诸如此类举不胜举。难道这就叫现代书法吗?这显然是把书法创新简单化、表面化、庸俗化了。其实把字写成画并不现代人的发明创造,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在石碑上刻下遗迹,西安的碑林中有好几块这类的书法作品,而且那时的以画入书的字写得比现在的棒,其书法造诣比当今这些浮浅乱画的作品的水平要高得多,精巧奇妙得多,这难道不让这类书法的模仿者汗颜惭愧吗?这种书法不是创新,而是模仿,它不具备新的书法语汇,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语言重复。他们不是深究文字的现代意义或样式,而是牵强附会地去搞仿形或仿生学,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现代文化知识的修养与新观念,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现代精神和现代审美意识,只想用投机取巧来一鸣惊人,然后唬弄外行和书法爱好者。

      误区之五:将书法写成不是字。这类作品也是蔚然成风、比比皆是、趋之若骛。许多人实在想不出如何创新,便仿照抽象绘画的式样,随心所欲,信笔涂鸦,这样做固然很轻松、很随意、很简单、很潇洒,只要是会拿笔的都会做这种简单的动作,包括猴子、猩猩或大象,这似乎是急功近利想走捷径的人最容易走的路,倘若有人敢对此提出质疑,他们反而会攻击其不懂现代派,以此唬人。他们以为现代派就是胡闹。其实,这完全是把现代书法艺术庸俗化、简单化、愚蠢化、表面化、白痴化、土匪化、兵痞化。要知道,并不是随手一挥就是现代派书法的,白痴也会做这种动作。此类书法也属伪现代书法,因为它模仿现代派艺术太多了,是另一种抄袭和剽窃,毫无艺术价值,它不是一种独立的书法艺术语言,而是现代艺术拙劣的仿制品或赝品。现代书法的创作是非常艰难的过程,每写一画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冥思苦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要写在这,为什么要这样构成、布局或组合等等,都是要隐涵某种意义,即使是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这叫君子好新,求之有道。

      综上所述,现代书法的误区已形成当今书法语境的趋同现象,每一种书法误区所展示的书法语言及语汇都被后来者不断重复、加固或强化,其相互参照及影响形成近亲繁延,从而导致现代书法语言的退化甚至是语言功能的丧失,最终走向现代书法的彻底失语状态。这就是现代书法中的伪现代书法现象。热衷于伪现代书法的书写者们完全是因为自身的修养不够、素质不高,缺乏深刻的思想,缺乏鲜明的个性,缺乏文化底蕴,缺乏现代观念,缺乏现代审美意识,缺乏创新意识和才气,其实这些人骨子里充满了传统保守封建的灵魂,所以他们只能也只会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或用借尸还魂的办法写字,其诠释和阐述的仍然是传统保守精神的内涵,其表现形式必然是收敛式的、自闭性的,甚至是自毁性的,充其量只能是些雕虫小技。根本不可能产生出创新的、开放的、充满张力和活力的现代创意精神和全新的审美观念。这种人恰恰是心态浮躁、功利缠身的典型代表,是芸芸众生中的市井、市侩阶层,这种人如何沉得住气、安得下心、静得下神来钻研和创新现代书法艺术呢?他们最擅长的只是追逐名利!欺世盗名!

      应该指出,十年前出现的早期现代书法语言,在当时万马齐暗、陈旧酸腐的书法语境中,确实起到了某种冲击作用,让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无论引发了赞许抑或讥咒,都证明现代书法的确给人新的审美震撼和视觉冲击。
      但是,十年后的今天,人类已进入E时代,当下的经济结构、文化氛围、社会形态、生活环境和书法语境都已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了,而现代书法的语言却依然如故,成为一种重复语汇,就显得过时、陈旧、落伍与不合时宜了。如果不能跳出旧的窠臼,那就只能堕入现代书法的误区,变异为书法语汇中的语病。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必然发生变化,现代书法的语境也随之改变,自然会导致现代书法语言的变异,以及现代书法语汇的更新,现代书法的词语必然会突出其个性化的言语性,也只有其言语性才能真正实现书法的凤凰涅磐,再生出新的书法范式和奇葩,书法的裂变将逐渐导致质变、核变,而后,才能进入现代书法艺术的新境界,萌生出新的书法艺术样式,即一种全新的审美样式。我们称为“后现代书法”文本。
如果一味地在书法的误区中痴迷、沉醉,不知醒悟,不思进取,那便会造成书法艺术语言的重复老化僵死,不再具有创新和突变的潜质,那么,现代书法就会导致人们的视觉麻木、目光呆滞和思维麻痹。  
                                            
                                                                             ( 1999.2)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