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师法自然 质朴真诚

6 已有 3171 次阅读   2017-10-25 22:51   标签艺评 
   王立军,20世纪60年代末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人民书画院画家,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庆市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大庆市让胡路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大庆市让胡路区九届政协委员,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 

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性展览并获奖,曾获黑龙江省第十届“群星奖”金奖,首届黑龙江省中国画作品双年展优秀奖,第十三届当代中国花鸟画展览优秀奖,第二届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览荣誉奖,第六届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览(特邀),第七届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览佳作奖,入选第八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览,中国美协第三届青岛艺博会“当代中国书画家作品邀请展”银奖,文化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东方墨宝”当代名家书画展金奖,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上合丝路公益国际书画艺术展(特邀)等重要展览。发表于《中国文化报》、《国画家》、《美术观察》、《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美术大观》、《书与画》、《中国画家》等全国六十余种专业报刊,或专题介绍。曾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央“书画频道”、黑龙江省电视台“新闻节目”专访,哈尔滨电视台、大庆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曾专题报道。传略被编入《东方之子》、《新中国美术家大典》、《中国教育界名人大辞典》等多部辞书。入围“中国名人书画风云榜”。


师法自然 质朴真诚   

-------读画家王立军作品

 欣赏画家王立军先生的《芦苇》系列作品让人不由的想起了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说的,“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可见乡土之情,是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它是最质朴的情感,是对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最原始的眷恋!

 乡土更是文人雅士寻找心灵寄托与精神家园的通途,寻着这个溯源,找到心的归宿。而王立军先生的国画作品是以北方龙江的黑土神奇壮美风光、及洪荒原始的苍劲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成为自己艺术的语言,整体风格朴茂厚重,拙中见雅,其作品重精神,重气韵,重格调。一直以来,绘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地域性是有迥异的。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等都有极大的差异,在此差异的影响下,文化的沉淀也影响了南北方文化的差异。王立军先生的作品在以北方家乡的芦苇荡、麻雀、飞鸭等相映成趣作为情感的追溯与绘画的载体,从而形成一种立足乡土之上的精神超越。


 黑土大地上的自然景物,不同于南方的氤氲旖旎,这里的自然风貌朴厚敦实、深沉博大、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她”的雄浑壮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在不同时令产生不同的美感即气韵也是不同的。当你第一眼看到王立军先生的作品时或许会感觉有一丝冷逸之美,但是这种美却是一些南方景物难以媲美的,一片片茂密繁复的芦苇呈顶天立地之势扑面而来,看似无奇但却赤裸裸地展现出画家对生养自己黑土地最炙热的爱和崇敬。多么熟悉的大湿地、大平原,对于,那些看惯了崇山峻岭的人们而言或许它太过普通,但王立军先生就是这么执着、这么深情地把自己家乡最普通的一草一木画的神采飞扬个性十足。作品中的“它们”在极力的展现这片土地的活力、生机与繁茂,更丰富的是一种性格一种精神。


  因为,欣赏王立军先生的作品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走向心灵,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能深刻的体会到一种强劲的震撼生命的力量,能读到比图像更有内涵的东西。这也许就是画家的全部精神和思想。他将北方寒冷气候下的植物和顽强的生命相结合,并通过细节描写生命不屈的精神。并注重笔法的精细严谨,布局合理准确,于静态中展现动势、在深邃中展现气势,从色彩中寄托内涵,依据真实空间令整个画作大气磅薄。整幅作品透露着画家对这方厚土的认知和热爱,仿佛我们也看到极寒时期的大东北,冰寒之下默默化生出来的生命,这些生命容不下半点的懦弱和畏惧,更具有一份不羁、坚韧、和豪迈。这就是北方独有的风景,这处风景可以吝啬的让一些生命望而却步,我想只有无畏的情怀才可以邂逅这样的美丽。而王立军先生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他以故乡大东北为基调,以故乡普通的随处可见的芦苇荡为主,运用中国水墨之趣,使其作品有风格,有高度,有新意。


 这片黑土地是画家用心经营的拙朴纯净的梦中家园,那种既熟悉又亲切温暖的感觉,让人不得不陶醉其中乐此不彼。在作品中,王立军先生紧紧抓住“生机蓬勃”这一特点。浓郁苍翠之中,让人感悟北方沃野的苍茫辽阔和生机无限的深广魅力,这种最真、最纯、最贴近生活的笔墨彰显着一种外溢的厚实与丰富的同时,也包涵着画家对生命滋长的那份独特体会。艺术需要锤炼,需要创新,需要发展,而艺术的创新就是对艺术家表现语言的锤炼过程,而语言的价值决定了内容的价值。特别是艺术的视觉,王先生把目光放在了故乡原生原景之上,然后以重温、回归的心境呈现出的将不是风景不是沧桑、而是一座人生的丰碑,画面中那顶天立地之势不是直插云天而是戳入我们的内心深处。


     是故乡秀丽、秀美的乡土风光,赋予了画家作品独有的淳朴面貌。在这里没有约束,一切都按着自然随意的方式存在着生长着,但各有各的特点特色,并由它们组成一幅丰饶多彩多姿的画面,说是画面,但给人的感觉是生动的、立体的、这份生动是王立军先生抱璞归真的情怀;是对原生态环境的赞誉,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和美的相互依恋之情。

    北方气候寒冷,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这片广袤的土地,处处都有着摄人魂魄的美景。这对于王立军先生来说,无疑都是一种视觉的盛宴思想的享受。同时也给了他对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所以我们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不管是繁复、是宁静、还是风光霁月每一幅作品都能给人以恬静而又和谐的温暖,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让疲惫的心灵,可以在这里歇息。

   如果说,作品可以复制,但是风格不可复制。即使能复其形,但不能复制其神,自然万物,景由天造,画由心生。王立军先生从茂密,葱笼,繁复中去找寻生命的节奏,生命的品味与乐趣。从那片生“他”养“他”的地方,找寻生命的依托,表现生机勃发的精神,那种和谐和美的生长关系。作品清淡雅逸,以墨色的不同构成微妙的空间感,构图饱满繁密而不乱,前后关系,虚实聚散得体,枝叶仰俯有度,环境的渲染恰到好处,婉约的表现出神秘莫测的光影效果。于意想不到之处留白,使画面豁然通畅又极富意趣。


    是故乡湿地的芦苇荡、是故乡独特而丰厚的人文环境浸染了王立军先生的艺术笔墨、更是一种文化的反哺。一幅优秀的作品,必须是现实之美内含主观精神,这种精神饱含画家的意志,精神,情趣,追求,人品,性情,禀赋等,再经由笔墨得以光华。谦虚,平和,专研,用心绘画身边的物象的王立军先生善于营造意境,乍看朴素简洁,平铺直诉,但细细品咂,却余韵悠长耐人寻味。一幅幅饱经风雨的生命力,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静静的伫立,他以诗人的视觉描绘心中的故园,在他的作品中这些都是“真实”的,因为“真实”让画面显得更加深邃感人。


    在作品中既有秋声赋,又有温润翠郁的佳景,他以艺术家的情怀追求气势,气韵和气质。其笔下的作品呈现大雅之美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艺术人生留下精彩动人的一笔。乡土、乡情本身就是一种心灵艺术,因此在用色上,先生大胆的用红色直抒胸臆,神秀造化。调子于统一中见丰富是先生用色一大特点,枝杆或背景的低明度低纯度和芦花芦叶的高明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厚重的更加厚重,娇嫩的更加娇嫩,繁而不乱之中有力的烘托出主体又极显生命的高贵高雅。


   平常无奇的莽原就这样被北国赤子,以最直接、最炽烈的爱展现出来。他如痴如醉地一遍又一遍画那些熟悉的大湿地大草原以及平淡无奇的一马平川。那些并不伟岸的芦苇被他深情的画得如脊梁般高高的耸立,都在极力表现这片土地上更火热的季节,更丰富更有活力的另一种性格,而表达的不是“冷逸”和“荒寒”更主要的是生命的坚守、自然的博大和壮美。


   可以说,王立军先生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的是黑土大地冷峻之外的独特气韵,是北方荒原沃野的苍茫辽阔,所蕴含的蓬勃的生机,王立军先生用自己的作品使得黑土地上的艺术美学表现的更趋于完善。一个画者,对自己要有一个态度和尺度,而在他看来这个态度和尺度就是用我们每个人内心固守的那处风景,这处风景即使散发着淡淡的泥土气息,但给人一种强烈的生命感,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种即使经历风风雨雨,依然力争上游的精神。

   在作品中无论是长枝冲天还是疾风劲草韧性自持的芦苇,都暗涵着一种生命的赞誉。又因红色的运用更好的彰显出生命的热烈,如果说作者这样的表达是属于个人感官形成的精神世界,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的视觉绝不仅仅是在个人感官上做永久的停留,但作品中某种强烈的象征意味,这种意味是王立军先生丹青妙绘得来的意境优美,是师法自然、质朴真诚之下呈现出的意在画外。在这里谁还能简单的说简单的生命注定平淡,谁还能说纷繁的世界注定复杂,我们在简单中寻得生命的绚烂在复杂中流露出清纯。

  

   我想没有什么能比故土的滋养,更让艺术家的沉淀更厚重深刻,没有什么能比真实生活的锤炼与感悟更让艺术家的精神满怀深邃浓烈。可以说是北方的丰厚沃野培植了王立军先生的艺术情趣,那里的自然环境丰富了他的艺术语言,于是他以最真挚的情感,以最细腻的笔触展示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可以说王立军先生用他对艺术的专注和禀赋,印证着朴素也有惊人的美!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