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收藏·市场] 云鹤浮昊存高远—谈李翔绘画之使命感

2 已有 848 次阅读   2018-07-03 18:13


李翔,1962年10月出生于山东临沂,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美术系主任,解放军美术创作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员,第四、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为中国文化名人和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就学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美院。多年来勤奋努力,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参加过许多全国性重要展览。组织并主持过许多全国、全军性的美术展览和学术研究活动并多次担任全国、全军美展评委。作品曾在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中获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速写大赛一等奖,作品选入全国中国画百年大展和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代表作品有《红色乐章》《画兵》《父老乡亲》《原乡》《扎西平措上尉和阿爸阿妈》《南沙天浴》《母亲·母亲》《南海·南海》等。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海内外收藏机构收藏,出版作品集多部。

何为使命感?简言之:为适应历史发展之需求去填补空白,自觉尽命者也。

   近观著名国画家李翔的中国人物画作品《父老乡亲》,以及在此之前由朝花出版社出版的《李翔中国人物画选集》,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那敲之有声的形体塑造,坚实厚重。那深入细致的微观刻画可信可感,那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极为传神,人物众多而决无类同,笔墨活脱,典雅隽永。画面中将西方素描技法和中国画笔墨巧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其刻画能力与塑造效果,可与西方大师骎骎争驱。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李翔为使中国写实人物画之完善而所做的努力和唯彼奔义的艺术使命感。


  谈到中国画写实人物画,我们不能不提到我国最先引进西方素描,并与中国画水墨技法相融合,开创了中国写实人物画之始的徐悲鸿大师。

  自上个世纪初,徐悲鸿引进了西方素描,使中国人物画由写意而进入写实抑或是二者相结合的革命,而这场革命具有前所未有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中国人物画根本没有涉足这个领域。“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徐公一呼,天下景从。可谓大家辈出,巨作不朽;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利用精湛的笔墨技法结合精微的素描造型,人物体积开始有冲出画面之感,厚重而坚实。继之,蒋兆和的《流民图》线面结合,强化体积而结构分明,传神写照与个性表现更不待言,及至黄胄笔下,人物生动,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用笔风樯阵马,气势夺人。推至刘大为先生,将此画风推向极至,既坚实厚重而又不失中国文人画之笔墨精神, 又加之水彩画法和冲色冲墨合而用之,更是蕴藉含蓄,言隽意永。更广而论之,近乎百年的中国写实人物画雄风阔步,“即从巴峡穿丞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直入“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全盛境地,我们几乎看到了中国写实人物画几近完成的曙光。在这中国写实人物画成长壮大的高巅之上,留给李翔中国人物画更臻完美的空间还有吗?


  人文肇始以来,大凡有建树的学问,大凡有建树的学问,大都作在空白处。正所谓“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米家父子之“大米点、小米点”,史游创章草,书圣二王之草书,赵佶之瘦金书,近代黄宾虹之积墨法……,这些集大成者之学问都作在前所未有之处。

  北宋初年山水大师范宽在画论中云:“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这里的“师于人”即为师承前人之精华,而“师诸物”即以造化为师为。所谓“师诸心”者,即得万物之精神也。这基本言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想不落他人窠臼,就要找到作学问的空白处。而当今中国写实人物画的高峰之上哪里是空白处呢?换言之,当今中国写实人物画的不足之处又在于何?这些问题常使他夜不能寐,梦绕魂牵。


要想在学术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前期的学养底蕴准备是不可缺少的。讲学历,李翔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又到中央美院就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光正式科班也有六个春秋。要讲他的素描功底,他亲自受教于当今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大为先生,得其结构素描和苏派素描精要,尔后又组织和参加了全军素描高研班,解开了西方米开郎基罗,丢勒等大师的素描秘码,得其真谛。后又在中央美院接受了微观素描与个性及人性表现的造型理念。讲笔下功夫,他深入研究中国画技法与理论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其作品笔精墨妙,在历次全军全国大展中获得大奖。他将各大阶段所得精要融于一炉,贯通精神,并勇敢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为推进中国写实人物画做好了一切前期准备。他在风雨中立定精神,凝思寂听,独上高楼,望尽中国写实人物画之天涯......;有的中国人物画只是在头部进行了写实的塑造刻画,而衣纹服饰又停留在线一勾、墨一泼之写意阶段,形成了面部写实而身体写意的两层皮状态。有的头部刻画只停留在大的感觉之上,更缺乏微观的刻画,个性及人性的挖掘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有的国画人物虽然在塑造上下了不少功夫,但生硬的素描套用,又失于中国画笔墨的板结。这些对中国写实人物画的清醒分析,使李翔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和使命,抱着要把中国写实人物画推向极至的信念,抱着要与西方大师的塑造能力一比高下的鸿鹄之志,抱着一种对中国画工具材料表现极限的试探与索求未知的欲望,李翔不舍昼夜,筚路蓝缕地向着探索之路走来。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画写实人物的整体塑造的难点,他试着用清水打洗纸底,再进行色墨刻画,根据对象与形体的凹凸、向背、强弱、虚实等体积关系,逐层勾之、皴之、擦之、渲之、染之。或以浓破淡,或以淡破浓,无论面部还是衣纹、形体、和道具,都以形走墨,逐一到位,局部推移及至整体,所强调的形体突兀而来,逼人脸眦 ,所弱化的形体深凹而去,笔墨幻化;带来不尽的意境,再者进行微观的刻画及至每一个小形体、小细节,诸如面部的一个小疙瘩、小痣及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青筋松肌,皱纹胡渣,更有衣服上的针眼细线,布丝小洞,一并入微精到,可触可摸,细而不腻,多而有序,令人悄然入境,可谓入众妙之门,玄之又玄。这一切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造型要素最戛戛其难的是李翔能够用中国画的精妙笔墨得以实现,形不碍墨,墨以塑形,形墨交融线体相合。近观之,质色润华,如玉相映,用笔爽利俊发,毫无滞碍,墨色雅洁清脱,嚼然不滓。远观之,则体势连袂、跌宕起伏。凛凛然,潇潇然,爽爽然,澹澹然。上可承北宗李思训、马远、夏圭之骨力,以可接南宗王摩诘、荆关、董巨之淡然,文气十足,浑元大化,正不可端睨。


  作品的质量靠数量来促成,李翔洞天大开以后,创作激情不可遏制,精品新作与日俱增,成箱累箧 。今年的《父老乡亲》参加了全国第十届美展并获奖,正所谓天马行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自徐悲鸿开中国写实人物画之先河以来,已近乎百年,及至李翔是一个渐臻完美的亮点。而西方素描结合油画创作的完美用了近三百年,而我们则用了一百年。这其中虽经历了一段闭关锁国之困扰,但正是改革开放之春风,化育和加速了她的成熟,对此,我们应有击掌三呼之快慰了。

艺术与科学不同之处在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相对完美的极限,尔后是一种继承与延续的过程。中国写实人物画随着它的发展和完美,不能是也决不可能是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唯一途径,这使我想起清龚自珍的一句名言“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随着中国写实人物画全盛时期来的到来,一个多方探索,百花齐放的局面会更加辉煌灿烂。


  艺术的精华在于继承,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李翔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总政艺术局美术干事,并负责全军美术,有这样的赫赫声望,而绝无“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嫌,却能头脑清醒,锐意进取。恰似鲲鹏大鹤,背负青天,承接史命,振翮高飞,勇于探索,勇于突破,勇于创新,这也正是笔者乐于为之高歌的意旨所在。

文/潜勇

资料由北京一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辑整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