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一代宗师石涛最全书画作品集锦,且看且藏

1 已有 454 次阅读   2020-08-24 20:42
一代宗师石涛最全书画作品集锦,且看且藏 

▲石涛 溪桥野色

康熙19年庚申(1680年)石涛移居南京,他的绘画艺术渐臻成熟,生活、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这时期,石涛在文人荟萃的南京地区如鱼得水,与当地许多诗人画士结识,其中著名的有屈大均,孔尚任、龚贤、戴本孝、查士标、程邃、黄云等,还认识了卓子任、郑瑚山、博问亭等官吏名流,他们对石涛艺术境界的升华大有作用。特别是当时活动在金陵地区的石溪、龚贤、戴本孝、程邃等都是声名卓著的画家,对来自宣城的石涛很有刺激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批社会名流里有不少是收藏古画的鉴赏家,他们保存有前代不少名人的墨宝,使石涛有机会观摩前人的作品,进一步了解董源、倪瓒、沈周以及董其昌等人的作品,从中吸收丰富的绘画技艺,而他所处钟陵、太湖的自然景色,也促使他体会到这些名家的笔墨成就。

▲石涛 南山为寿

搜尽奇峰打草稿。

画到无声,何敢题句。

浮云高士迹,枯木道人心。

叠叠晴霞秋来水面,层层幽石人住画中。

——石涛 题画句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存世作品有《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 松风涧水图

十几岁时,他就显露出较强的绘画天赋,不过多以白描画的方式出现。目前所见其最早的作品《山水花卉册》(1657年作),以干笔为主,用笔稚拙,偶尔皴以淡墨。

约在1666年,24岁的石涛前往安徽宣城,因缘际会,结识梅清(1623-1697年,素有“黄山巨子”之雅称,是宣城画派的代表人物)。两人一见如故,结为画坛知音。

石涛的黄山代表画作,能看到梅清对他的影响最为深远。如《独峰石桥图轴》《黄山八胜图册》,尤其是后者,是石涛早期从艺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在很多画法上,他吸收了梅的柔和,但个性中的恣意在多变的绘画风格下暴露无遗。

▲石涛 松山茅屋

从传世作品看,石涛在画史上不仅是一个有创新才能的画家,同时也是创作题材广泛的多产作者。石涛的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又能独特、和谐统一为自己的风格特色。

▲石涛 松溪茅舍

▲石涛 松荫研读图

▲石涛(款) 松鹤隐居图

▲石涛 西樵苍翠图 1694年作

▲石涛 山水

▲石涛 山水

▲石涛 山水

▲石涛 寒泉云深图

▲石涛 莲花峰图

▲石涛 松泉幽居

石涛 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石涛 黄山紫玉屏图

石涛 寒山石径图

石涛 看松露滴身 1702年作

石涛 江上望南岳

石涛 垂钓图 立轴

石涛 山水

石涛 山水

石涛 山水

石涛 山水

石涛 洞庭放棹 1697年作

▲《楷隶行三体杂录卷》纸本 93×24cm 台湾藏

▲石涛《记雨歌帖》 纸本 50 ×30cm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上海博物馆藏

▲石涛《赠高凤翰七言诗札》 纸本 44×27.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石涛《李白诗三首》纸本行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石涛《行草致退翁尺牍》 纸本 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