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家生平] 黎雄才作品藝術特色

已有 592 次阅读   2020-08-10 21:31
黎雄才作品藝術特色

黎雄才作品藝術特色

黎雄才是廣東肇慶人。他于1926年拜高劍父為師。在畫學上,他跟高劍父有著相同的淵源。還在他未入高劍父門時,已隨居廉的入室弟子陳鑒學習繪畫,曾接受居派繪畫的訓練。高劍父對黎雄才的培育,不止是在春睡畫院的教導,1932年他還資助黎雄才到日本留學,時間長達四年之久。


山水畫方面,黎雄才受高劍父的影響不多。他在日本取法的“朦朧體”風格,延續到他回國後。黎雄才成功地揉合了傳統與日本畫法。他這種新作風,既有筆墨,又有渲染,同時又能表現景色的遠近和空氣層,在嶺南畫派的折衷中外的宗旨下,當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但黎雄才往後的道路上,卻未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他喜歡用強有力的筆法來揮灑。他努力的是把變化多端的筆墨,來營造各種藝術效果。《江西行淮河畔》一畫中,黎雄才已發展成一套圓熟的,建立在個人風格上的筆墨語言,如他對水份的控制;而他的筆法,雙極盡揮灑之意。


黎雄才在山水畫的創作上,以寫生為主,因此他筆下的景色,給人一種很“實在”的感覺。以《山村暮雪》為例,他採用墨和赭石,卻把寒天的意境帶出。即使他所描繪的不是荒涼的冬景,觀賞者仍可感到冬寒中的暖意,這大概就是畫者個性在作品中的流露。黎雄才著意以筆墨書寫來表達他所見的景物,作品具有濃郁的“揮寫”之趣。黎雄才在山水一門上的努力,成就了他的“黎家山水”。“黎家山水”一詞,是指黎雄才在山水方面的風格。事實上,“黎家”一詞還含有更廣泛的意義。一篇談及稱雄才門人的文章中,作者以“黎家門下”來形容的他的追隨者。“黎家山水”指的黎雄才的山水風格,而“黎家門下”是指“黎家山水”的追隨者。黎雄才不獨把自己的畫風從嶺南畫派分隔開來,甚至他把門人也一併帶離嶺南畫派之外。至於“黎家山水”的風格,可以從以下的介紹體會出來:“為人讚譽的‘黎家山水’,通常是指黎雄才先生的意境清華,特別是形象美,色彩美見勝的青綠山水。”原來“黎家山水”除了泛指黎雄才的山水風格外,內面還有一個專指的意思,即指黎雄才所創造的青綠山水。黎雄才晚年對“黎家山水”又有新的突破,他成功的揉合了厚得的青綠和粗筆深墨。《輕舟已過萬重山》是他84歲時的作品。在畫作中,以往的強勁鉤勒,已被濕筆皴擦所替代。黎雄才主張作畫時,“不管重彩還是淡彩,務須以墨為主”,在這幅作品中再次得到印證。他在墨稿的基礎上,再敷上石青和石綠,顏色都是混合的,可以看出黎雄才已變化了對青綠的運用。他在描繪景色的同時,還表現出一種幽光,因而彌漫著氤氳的氣象。黎雄才的努力,使山水畫不再停留在表達社會背景的層面,而是在藝術上的推 陈出新。黎雄才毕从事山水画创作,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晚年著有《黎雄才山水画谱》。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