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花树林的日志

花树林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 11
    “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展览, 9 月 9 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众多文化名人前往助阵。前天,冯骥才接受了中国书法网专访,他称要站在明天看现在,对文化保持先觉性。对于那些注重市场的年轻艺术工作者,冯骥才告诫说:“我特别希望对年轻人说一句话:“面对艺术,背对市场。”
  • 13
         “一波三折”,日常指事情发生中的曲折多端,这一成语最早却源于论书法,见于王羲之《题 卫 夫人笔阵图后》(传):“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   中国书法的第一推动力是汉字。深藏在汉字中的中国书法的基因是线条。比之绘画,书法中的线条具有纯粹抽象、
  • 7

    首届“中国民间书画精品”评选大赛书法银奖获奖作品《岳阳楼记》

     
  • 5
    近赏玩文征明小楷,不仅为文征明的书法艺术而叹服,同时也为先贤的高风亮节而折服。文征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书画家。文征明的画兼善山水、兰竹、
  • 1
    ——书法神韵断想之三十三  晚清学者王国维的在《人间词话》中论述人生治学以三种境界慨括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
  • 4
    ——书法神韵断想之三十二 书法艺术是很多人说不清的,道不明一门独特的艺术,他不像其他艺术门类有固定统一的标准,书法艺术从他一诞生就有许多不确定性,虽有大师经典,但又各有面目,自成体系,而古人论书法又大多喜欢用形象化的语言,给人一种似懂非懂的感受,像书谱中“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
  • 8

    与寨子山人谈“神韵

    有友名“ 寨子山人 ”,读过我的文章“神韵的追问”后,有很多疑问,提出很多的见解,并提出一些问题,几经交谈,涉及讨论了一些问题,现将讨论实录抄于下,欢迎关心这一问题的人参入讨论。 寨子山人 : 文化领域、文化高低的划分,人便有了不同的文化群体。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是不能谈神韵的。 书法神韵,
  • 5
    书法批评,是现代书法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已愈来愈阻碍书法的发展。书法批评的滞后,原因很多,就自身建设而言“大而空”、“泛化论”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微观”入手,就书法作品的批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批评的可“操作性”,为书法现代批评作基础性构建。一件书法作品的批评不管多么复杂、怎样展开,不外
  • 9
    关于书法神韵断想之三十二 当代,写草书者成为一种时尚,无论何人一沾上草书,便身价百倍,不管他写的如何,哪怕是惨不忍睹,丑陋无比,信手涂鸦,都可以冠之为草书,一些不学无术的评论者、帮闲者、附庸风雅者,信口吹捧,推波助澜,故弄玄虚,把书法四体之一的草书弄成了书法之冠。就连所有书写人无论你擅长
  • 2
    ——书法神韵断想之三十一 书法创作是一项情志精神化的产品,好的书法作品是不可重复的再现的,正如王羲之写兰亭序,后来怎么也难达到一稿的艺术高度,从事书法创作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有时写得顺手作品精彩的多,写的不顺手,很难成篇,勉强成篇,也是不满意,这种现象困惑了很多人。 其实,早在唐代,孙过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