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花树林的日志

花树林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 3
    ——书法神韵断想之三十 书法是一门独有的艺术,许多人天天看之不入其门。发现一件好作品,拍案叫绝,细问之又茫茫然。书法为什么妙不可言,书法的艺术属性到底是什么?历代尊崇的王羲之书法,为什么能够“摹蹋日广,研习岁滋”,原因就在于书法是一门传递情感可被欣赏的艺术。孙过庭说,“写《乐毅》则情多佛郁,书
  • 3
    ——书法神韵断想之二十九 孙过庭《书谱》曰:“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鉴者挹其菁华,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矣。存精寓赏,岂徒然与?”翻译现代人的话是:“撰写书论文章的人,往往择取接受前人的糟粕;真正精于鉴赏的人,方能得到内涵的精华。经义与哲理本可溶为一体,贤德和通达自然可以兼善。汲取书艺精华借
  • 5

    任笔为体,聚墨成形

    ——书法神韵断想之二十八 学习书法与书法创作之间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两者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学习是进入,创作是离开,古人说,学书从求形似到神似,讲究的是继承,强调的是“逼真”,这就是进入,在传统里心追手摹,力求一笔一划酷似,不走样。可是,到一定的时候,如果还是囿守一人一帖,人们会送为“书奴
  • 4
    ——书法神韵断想之二十七 质朴与妍媚一直是困惑书法界的一个大问题,他不仅影响书法创作的走向,还影响书法审美观的建立。一般讲人们对质朴与妍媚的评价是有明显的褒贬义的,这是褒质朴而贬妍媚。这与孙过庭的《书谱》中评者的观点是一致的。 《书谱》的原文是: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
  • 6
    ——书法神韵断想之二十六    笔墨当随时代。中国书法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中国社会的进程所决定的。从整体上讲,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都有一个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这个转变是漫长的,从文字一诞生,书法就像是文字的孪生兄弟一样同进退,互相作用,共生共存。书法由文字
  • 3
    ——书法神韵断想之二十五 艺术欣赏因人而异,当艺术品达到一定的高度,使大多数人产生共鸣。达到共识,就连不懂的人也感到其美,个人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达到一致时,这样的作品就是有定评的。有时候个人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不一致,就产生了差异性。差异性越大争议就越大。 在《书谱》中孙氏就举了一例。“谢
  • 3
    ——书法神韵断想之二十四 《书谱》在书法理论方面有什么建树,提出什么创新,有什么理论思考,这决定《书谱》的价值和历史地位。在《书谱》开篇部分孙氏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个十分有意思的问题,如何评价古今的书家。历来评价往往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盲目崇拜古人,大唱颂歌,一种是盲目自大,厚今薄古。这两种都不利于
  • 4
     ——书法神韵断想之二十三  《书谱》一书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含金量很高的、全面的、实用性很强的、影响力很大的、倍受书家们欢迎和重视的一部书学著作。鲁迅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有人评价孙过庭的《书谱》时用了类似的话,即“书史之离骚,书家之绝唱”。孙过庭之《书谱》:如史
  • 1
    ——书法神韵断想之二十二 陈子昂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孙君墓志铭》(《陈伯玉集》卷六,《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一篇是《祭孙录事文》(《陈伯玉集》卷七)。是解读了解孙过庭生平的较为重要的资料。文字不多,已透露了大量的孙氏的生平事迹、人生际遇。 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     &
  • 1
    ——书法神韵断想之二十一      关于孙过庭的籍贯问题。孙过庭自称吴郡,窦蒙注云富阳人,张怀瓘云陈留人。想必三种说法都是有其依据和道理的。    吴郡: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原会稽郡的浙江(钱塘江)以西部分设吴郡,治所在原会稽郡的吴县(今苏州),会稽郡仅保留浙江以